懵里懵懂 |
拼音 měng měng dǒng dǒng 注音 ㄇㄥˇ ㄇㄥˇ ㄉㄨㄥˇ ㄉㄨㄥˇ 解释 指人糊里糊涂,神志模糊不清。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6回:“人瑞惊觉,懵里懵懂的,睁开眼说道:‘呵,呵,信写好了吗?’” 例子 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八回:“趁李铁嘴被搞得懵里懵懂,不知所措时,邵大侠早已闪身出门,扬长而去了。”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口语。 感情 懵里懵懂是贬义词。 近义 糊里糊涂 |
痴呆懵懂 |
拼音 chī dāi měng dǒng 注音 ㄔ ㄉㄞ ㄇㄥˇ ㄉㄨㄥˇ 解释 懵懂:糊涂,不明事理。愚笨糊涂,资质低下。 出处 元·无名氏《一枝花》:“倒不如痴呆懵懂,甘守着陋巷的这箪瓢。” 例子 他是一个痴呆懵懂的家伙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愚笨。 感情 痴呆懵懂是贬义词。 繁体 癡獃懵懂 近义 愚不可及 反义 聪明伶俐 英语 stupid |
通俗易懂 |
拼音 tōng sú yì dǒng 注音 ㄊㄨㄥ ㄙㄨˊ 一ˋ ㄉㄨㄥˇ 解释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出处 邓小平《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这十六个字,通俗易懂。” 例子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17章:“当他被什么通俗易懂的道理感动的时候,他的心思会开朗起来。”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简单明白。 感情 通俗易懂是中性词。 近义 老妪能解 英语 widely negotiable(be easy to understand) |
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
拼音 cōng míng yī shì,měng dǒng yī shí 注音 ㄘㄨㄥ ㄇ一ㄥˊ 一 ㄕˋ,ㄇㄥˇ ㄉㄨㄥˇ 一 ㄕˊ 解释 懵懂:头脑不清楚或不能明辨事物。人一辈子都很精明,但有时一下子糊涂。指聪明人也会犯错误。 出处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五回:“我苏友白聪明一世,懵懂一时。我此行虽因叔命,原为寻访佳人。” 例子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雪公!你真正是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聪明人也会犯错误。 感情 聪明 |
不懂装懂 |
拼音 bù dǒng zhuāng dǒng 注音 ㄅㄨˋ ㄉㄨㄥˇ ㄓㄨㄤ ㄉㄨㄥˇ 解释 自己不懂却装作很精通的样子。 出处 王朔《我是你爸爸》:“我妈也比他强呵,起码不像她不懂装懂。我最恨不懂装懂像她那样的老师。” 例子 他总喜欢不懂装懂,瞎指挥。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谜语 南郭先生吹竽 感情 不懂装懂是贬义词。 繁体 不懂裝懂 近义 强不知以为知 英语 fake it(assume a knowing air) 俄语 притворяться всезáющим 日语 知ったかぶりをす |
不懂人事 |
拼音 bù dǒng rén shì 注音 ㄅㄨˋ ㄉㄨㄥˇ ㄖㄣˊ ㄕˋ 解释 不懂得为人处世。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54回:“他是久膺疆寄的正神,反说不懂人事。” 例子 请原谅这个不懂人事的小子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感情 不懂人事是贬义词。 近义 不明事理、不懂世故 英语 unsophisticatedness 日语 義理を知(し)らない |
懵懵懂懂 |
拼音 měng měng dǒng dǒng 注音 ㄇㄥˇ ㄇㄥˇ ㄉㄨㄥˇ ㄉㄨㄥˇ 解释 糊涂,不明事理。形容什么也不知道。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呆子懵懵懂懂的,托着钵盂,拑着钉钯,与沙僧径直回来。” 例子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那些李逵式的官长,看见弟兄们犯事,就懵懵懂懂地乱处置一顿。”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不清醒。 感情 懵懵懂懂是中性词。 近义 糊里糊涂 英语 be ignorant and dull(woozy) |
半懂不懂 |
拼音 bàn dǒng bù dǒng 注音 ㄅㄢˋ ㄉㄨㄥˇ ㄅㄨˋ ㄉㄨㄥˇ 解释 不十分懂。 出处 鲁迅《呐喊·孔乙己》:“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例子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初三教案《孔乙己》 用法 作谓语、状语、定语;指人技艺不精。 感情 半懂不懂是中性词。 近义 似懂非懂 反义 简单明了 英语 not completely understand |
似懂非懂 |
拼音 sì dǒng fēi dǒng 注音 ㄙˋ ㄉㄨㄥˇ ㄈㄟ ㄉㄨㄥˇ 解释 好像懂了;又像没懂。表示没有完全明白。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1回:“三位姨太太瞧了,亦似懂非懂的。” 例子 然而学生还是似懂非懂,教他们回讲往往讲不出来。(叶圣陶《得失》) 正音 “似”,不能读作“shì”。 辨形 “似”,不能写作“是”。 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用于事情等。 感情 似懂非懂是中性词。 繁体 佀懂非懂 近义 一知半解 反义 了如指掌、心中有数 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