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正无私 |
拼音 gāng zhèng wú sī 注音 ㄍㄤ ㄓㄥˋ ㄨˊ ㄙ 解释 刚:刚直;正:正直。刚直方正而没有私心。 出处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27回:“为人刚正无私,不轻一笑。”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刚强正直,不逢迎。 感情 刚正无私是褒义词。 近义 刚正不阿、刚直不阿 英语 upright and selflessness |
刚毅木讷 |
拼音 gāng yì mù nè 注音 ㄍㄤ 一ˋ ㄇㄨˋ ㄋㄜˋ 解释 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刚毅木讷,近仁。” 例子 宋·苏辙《 拾遗并引》:“巧言令色,世之所说也;刚毅木讷,世之所恶也。”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指坚毅质朴而不善辞令。 感情 刚毅木讷是中性词。 繁体 剛毅木訥 英语 resolute and not eloquent |
柔中有刚 |
拼音 róu zhōng yǒu gāng 注音 ㄖㄡˊ ㄓㄨㄥ 一ㄡˇ ㄍㄤ 解释 形容人的性格温柔中带有刚强。 出处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二章:“再加以她那活活泼泼的神态,柔中有刚的清脆声音,是谁也无法招架的。” 例子 他的性格是柔中有刚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的性格。 谜语 棉花里藏针 感情 柔中有刚是中性词。 繁体 柔中有剛 近义 柔中带刚、刚柔并济 英语 an iron fist in a velvet glove(with an iron hand in a velvet glove) |
至大至刚 |
拼音 zhì dà zhì gāng 注音 ㄓˋ ㄉㄚˋ ㄓˋ ㄍㄤ 解释 至:最,极。极其正大、刚强。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例子 他说“至大至刚”,说“养勇”,都是带有战斗性的。(朱自清《论气节》)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气概。 感情 至大至刚是中性词。 繁体 至大至剛 |
外刚内柔 |
拼音 wài gāng nèi róu 注音 ㄨㄞˋ ㄍㄤ ㄋㄟˋ ㄖㄡˊ 解释 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同“内柔外刚”。 出处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议论》:“兵戈既起,将帅擅权,武吏功臣,过求姑息。边蕃远郡,得以骄矜,外刚内柔,上陵下替,此为屈辱又非多乎?” 例子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太祖推服桑维翰》:“边藩远郡,得以骄矜,外刚内柔,上陵下潜,此为屈辱又非多乎。”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个性等。 感情 外刚内柔是中性词。 繁体 外剛内柔 近 |
刚直不阿 |
拼音 gāng zhí bù ē 注音 ㄍㄤ ㄓˊ ㄅㄨˋ ㄜ 解释 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出处 明·周楫《西湖二集·救金鲤海龙王报德》:“并一生宦迹,刚直不阿之志,具表奏闻。” 例子 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您是那样满怀激情地给我讲汉朝的范滂如何刚直不阿,挺身就险……”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刚强正直,不逢迎。 感情 刚直不阿是褒义词。 繁体 剛直不阿 近义 刚正不阿 反义 卑躬屈膝 英语 be upright and never stooping to flattery |
能柔能刚 |
拼音 néng róu néng gāng 注音 ㄋㄥˊ ㄖㄡˊ ㄋㄥˊ ㄍㄤ 解释 柔:温和;刚:刚强。指可以温和也可以强硬。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0回:“窃谓夫为将者,能去能就,能柔能刚;能进能退,能弱能强。” 例子 梁启超《王荆公传》第11章:“然有道者,固能柔能刚,能弱能强。”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性格。 感情 能柔能刚是中性词。 繁体 能柔能剛 近义 能刚能柔 英语 be able to be facile and obdurate |
以柔克刚 |
拼音 yǐ róu kè gāng 注音 一ˇ ㄖㄡˊ ㄎㄜˋ ㄍㄤ 解释 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 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将苑》:“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例子 李连庆《风云急》:“他要拼老命,孤注一掷,我们则要忍耐,力避同敌人正面交锋,以柔克刚,在敌人的后方狠狠地打。” 正音 “克”,不能读作“kē”。 辨形 “刚”,不能写作“钢”。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感情 以柔克刚是褒义词。 繁体 以柔剋剛 |
柔能制刚 |
拼音 róu néng zhì gāng 注音 ㄖㄡˊ ㄋㄥˊ ㄓˋ ㄍㄤ 解释 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亦作“柔能制刚,弱能制强。” 出处 《后汉书·臧宫传》:“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 例子 看起来这兵法不过是柔能制刚,弱能胜强,以逸待劳,能勇能怯之意。明·沈采《千金记》第五出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制服刚强者。 感情 柔能制刚是中性词。 繁体 柔能制剛 近义 柔能克刚 英语 |
刚克柔克 |
拼音 gāng kè róu kè 注音 ㄍㄤ ㄎㄜˋ ㄖㄡˊ ㄎㄜˋ 解释 克:克服,制服。以刚强见胜或以柔和见胜。指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 出处 《尚书·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方法。 感情 刚克柔克是中性词。 繁体 剛剋柔剋 |
摧刚为柔 |
拼音 cuī gāng wéi róu 注音 ㄘㄨㄟ ㄍㄤ ㄨㄟˊ ㄖㄡˊ 解释 摧:挫败。变刚强为柔顺。 出处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时。”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磨练人的性格。 感情 摧刚为柔是中性词。 繁体 摧剛為柔 英语 force the obstinate to yield |
金刚努目 |
拼音 jīn gāng nǔ mù 注音 ㄐ一ㄣ ㄍㄤ ㄋㄨˇ ㄇㄨˋ 解释 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出处 《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宋·庞元英《谈薮·薛道衡》:“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尝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努目?菩萨何为低眉?’小僧答曰:‘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怃然不能对。” 例子 板桥、心余未落笔时,先有意为刘蒋,金刚努目,正是力量歉处。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四 用法 作宾语、定语;形容面目威猛 |
气血方刚 |
拼音 qì xuè fāng gāng 注音 ㄑ一ˋ ㄒㄩㄝˋ ㄈㄤ ㄍㄤ 解释 犹血气方刚。谓精力正值旺盛。 出处 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莫张慌,等的他那气血方刚,那其间着志求贤将师道访,习练的才高智广,文强武壮。”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年轻人。 感情 气血方刚是中性词。 繁体 氣血方剛 近义 血气方刚、血气方壮、血气方盛 英语 be full of vugour and vitality |
金刚眼睛 |
拼音 jīn gāng yǎn jīng 注音 ㄐ一ㄣ ㄍㄤ 一ㄢˇ ㄐ一ㄥ 解释 指目光锐利能洞彻原形的眼睛。 出处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看诗须着金刚眼睛,庶不眩于旁门小法。” 例子 唯有金刚眼睛凭助汝发明真心。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良匡禅师》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金刚眼睛是中性词。 繁体 金剛眼睛 近义 火眼金睛 |
吐刚茹柔 |
拼音 tǔ gāng rú róu 注音 ㄊㄨˇ ㄍㄤ ㄖㄨˊ ㄖㄡˊ 解释 柔:软;刚:硬。吐出硬的,吃下软的。比喻怕强欺软。 出处 《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例子 毛玠清公素履,司马芝忠亮不倾,庶乎不吐刚茹柔。(《三国志 魏志 崔琰等传赞》)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吐刚茹柔是贬义词。 繁体 吐剛茹柔 近义 欺软怕硬、欺弱怕强 反义 锄强扶弱、劫富济贫 英语 avoid the strong and bully the weak |
立地金刚 |
拼音 lì dì jīn gāng 注音 ㄌ一ˋ ㄉ一ˋ ㄐ一ㄣ ㄍㄤ 解释 比喻人力大气壮,异常威武。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4回:“马似掀天狮子,人如立地金刚。” 例子 徐光耀《平原烈火》:“怎么,跑了十来里地?真是个立地金刚。”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人勇武。 感情 立地金刚是中性词。 繁体 立地金剛 英语 be of imposing stature |
柔能克刚 |
拼音 róu néng kè gāng 注音 ㄖㄡˊ ㄋㄥˊ ㄎㄜˋ ㄍㄤ 解释 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同“柔能制刚”。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例子 你的性质,柔能克刚,你好好地耐,将来总有出头露日的一天……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十三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感情 柔能克刚是中性词。 繁体 柔能剋剛 近义 以柔克刚 英语 Soft and fair goes far. 法语 plus fait douceur que violence(p |
茹柔吐刚 |
拼音 rú róu tǔ gāng 注音 ㄖㄨˊ ㄖㄡˊ ㄊㄨˇ ㄍㄤ 解释 柔:软;刚:硬。吃下软的,吐出硬的。比喻怕强欺软。 出处 《诗经·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例子 梁启超《中俄交涉与时局之危机》:“利用我茹柔吐刚之劣根性。”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欺软怕硬。 感情 茹柔吐刚是中性词。 繁体 茹柔吐剛 近义 柔茹刚吐 英语 devour what is soft and spit out what is hard |
刚正不阿 |
拼音 gāng zhèng bù ē 注音 ㄍㄤ ㄓㄥˋ ㄅㄨˋ ㄜ 解释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例子 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一员官》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刚强正直,不逢迎。 谜语 最坚硬的性格 感情 刚正不阿是褒义词。 繁体 剛正不阿 近义 坚强不屈 反义 阿谀奉承 英语 be upright and never stooping to flattery 俄语 твёрдый и |
柔茹刚吐 |
拼音 róu rú gāng tǔ 注音 ㄖㄡˊ ㄖㄨˊ ㄍㄤ ㄊㄨˇ 解释 软的吃下去,硬的吐出来。比喻欺软怕硬。 出处 《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惟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柔茹刚吐是贬义词。 繁体 柔茹剛吐 近义 欺软怕硬 英语 deceive the good and afraid of evil |
百炼成刚 |
拼音 bǎi liàn chéng gāng 注音 ㄅㄞˇ ㄌ一ㄢˋ ㄔㄥˊ ㄍㄤ 解释 刚通钢。铁经过反复锤炼便成为坚韧的钢。比喻人经过多次磨炼而成为有用之才。 出处 郭小川《保卫我们的党》诗:“点起斗争的烈火,使人在烈火中百炼成刚。” 例子 有人身经百战,百炼成刚,炉火纯青,喜于心而不形于色。徐迟《火中凤凰·凤翔》 繁体 百鍊成剛 |
沉潜刚克 |
拼音 chén qián gāng kè 注音 ㄔㄣˊ ㄑ一ㄢˊ ㄍㄤ ㄎㄜˋ 解释 沉潜:深沉不露;刚克:以刚强见胜。形容深沉不露,内蕴刚强。 出处 《尚书·洪范》:“沉潜刚克,高明柔克。” 例子 南宋·陆九渊《常胜之道曰柔论》:“沉潜刚克,高明柔克,德之中也。”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深沉。 感情 沉潜刚克是中性词。 繁体 沉潛剛剋 近义 沉渐刚克 |
沉渐刚克 |
拼音 chén qián gāng kè 注音 ㄔㄣˊ ㄑ一ㄢˊ ㄍㄤ ㄎㄜˋ 解释 渐:通“潜”,潜伏;刚克:以刚强见胜。形容深沉不外露,内里刚强。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文公五年》:“及温而还,其妻问之,赢曰:‘以刚。’商书曰:‘沉渐刚克,高明柔克。’”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深沉。 感情 沉渐刚克是中性词。 繁体 沉漸剛剋 近义 沉乾刚克 |
外柔中刚 |
拼音 wài róu zhōng gāng 注音 ㄨㄞˋ ㄖㄡˊ ㄓㄨㄥ ㄍㄤ 解释 外表柔弱,内心刚强。 出处 《新唐书·卢坦传》:“姚大夫外柔中刚,监军若侵之,必不受。”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 感情 外柔中刚是中性词。 近义 外柔内刚 英语 with an iron hand in a velvet glove |
破坚摧刚 |
拼音 pò jiān cuī gāng 注音 ㄆㄛˋ ㄐ一ㄢ ㄘㄨㄟ ㄍㄤ 解释 谓攻破摧毁强敌。 出处 汉·张衡《南都赋》:“尔其则有谋臣武将,皆能攫戾执猛,破坚摧刚。”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战争等。 感情 破坚摧刚是中性词。 繁体 破堅摧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