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法于上,仅得乎中 |
拼音 qǔ fǎ yú shàng,jìn dé hū zhōng 注音 ㄑㄨˇ ㄈㄚˇ ㄩˊ ㄕㄤˋ,ㄐ一ㄣˋ ㄉㄜˊ ㄏㄨ ㄓㄨㄥ 解释 法:标准,规范。取上等的为标准,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 出处 唐·唐太宗《帝范》第四卷:“取法于上,仅得乎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例子 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语曰:取法于上,仅得乎中,择其中而取法之,是岂智者所为耶?”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取法于上,仅得乎中是中性词。 近义 取 |
仅容旋马 |
拼音 jǐn róng xuán mǎ 注音 ㄐ一ㄣˇ ㄖㄨㄥˊ ㄒㄨㄢˊ ㄇㄚˇ 解释 指住宅地方狭小。 出处 《宋史·李沆传》:“治第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地方小。 感情 仅容旋马是贬义词。 繁体 僅容鏇馬 近义 立锥之地 英语 a narrow space only enough for turning a horse |
仅识之无 |
拼音 jǐn shí zhī wú 注音 ㄐ一ㄣˇ ㄕˊ ㄓ ㄨˊ 解释 之无:指最简单的字。形容识字不多。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医术》:“张曰:‘我仅识之无耳?乌能是?’道士笑曰:‘迂哉,名医何必多识字乎,但行之耳!’”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识字不多。 感情 仅识之无是贬义词。 繁体 僅識之無 近义 略识之无 反义 学富五车 |
绝无仅有 |
拼音 jué wú jǐn yǒu 注音 ㄐㄩㄝˊ ㄨˊ ㄐ一ㄣˇ 一ㄡˇ 解释 绝:绝对;仅:只。只有这一个;此外不会再有。形容极其少有。 出处 宋 苏轼《上皇帝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 例子 新的一辈继他们的父亲或者母亲之后成为作家的,可以说绝无仅有。(秦牧《两代人》) 辨形 “绝”,不能写作“决”。 辨析 绝无仅有和“独一无二”;都形容“很稀少或没有可相比”的意思。不同在于 |
仅此而已 |
拼音 jǐn cǐ ér yǐ 注音 ㄐ一ㄣˇ ㄘˇ ㄦˊ 一ˇ 解释 只有这样罢了。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1章:“不过,一切也都仅此而已了。” 例子 这儿的条件很差,好的东西仅此而已 用法 作谓语、状语、分句;指唯独如此。 感情 仅此而已是中性词。 繁体 僅此而已 反义 恒河沙数 英语 no more 俄语 ничего больше(только и всего) 法语 tout court |
仅以身免 |
拼音 jǐn yǐ shēn miǎn 注音 ㄐ一ㄣˇ 一ˇ ㄕㄣ ㄇ一ㄢˇ 解释 指没有被杀或只身逃出了险境。 出处 战国 乐毅《报遗燕惠王书》:“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 例子 宋·王禹偁《贺胜捷表》:“渠魁遁逃,仅以身免,贼气大沮,人心已离。” 用法 紧缩式;作分句;指除了生命以外其它都损失了。 感情 仅以身免是中性词。 繁体 僅以身免 英语 escape by a hairbreadth(escape with one's bare body) |
硕果仅存 |
拼音 shuò guǒ jǐn cún 注音 ㄕㄨㄛˋ ㄍㄨㄛˇ ㄐ一ㄣˇ ㄘㄨㄣˊ 解释 大的树上唯一留存下来的大果子。比喻由于时间的推移;留存下来仅存的人或事物。 出处 清 候方域《彭容园文序》:“今则曾未须臾,而生死聚散,升沉显晦之变不可胜穷,而彭子获以硕果独存,岂非天哉。” 例子 我只得随手把这个硕果仅存的银角子交给他们。(邹韬奋《经历 再被羁押》) 正音 “硕”,不能读作“shí”。 辨形 “硕”,不能写作“梭”。 用法 主谓式;作定语;用 |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
拼音 qǔ fǎ hū shàng,jìn dé hū zhōng 注音 ㄑㄨˇ ㄈㄚˇ ㄏㄨ ㄕㄤˋ,ㄐ一ㄣˋ ㄉㄜˊ ㄏㄨ ㄓㄨㄥ 解释 取上等的为准则,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 出处 语出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例子 清·李渔《凰求凤·筹婚》:“古语说得好,取法乎上,仅得乎中,要选第一等的才郎,到其间只好得个中平之婿。”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是中性词。 繁体 取法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