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天之虑 |
拼音 qǐ tiān zhī lǜ 注音 ㄑ一ˇ ㄊ一ㄢ ㄓ ㄌㄩˋ 解释 同“杞人忧天”。亦省作“杞虑”。 出处 鲁迅《而已集·忧‘天乳’》:“我曾经也有过‘杞天之虑’,以为将来中国的学生出身的女性,恐怕要失去哺乳的能力,家家须雇乳娘。” 用法 作主语、宾语;多用于劝诫人。 感情 杞天之虑是中性词。 繁体 杞天之慮 近义 杞人忧天、杞人之忧 英语 unnecessary worry(overcare) |
荆衡杞梓 |
拼音 jīng héng qǐ zǐ 注音 ㄐ一ㄥ ㄏㄥˊ ㄑ一ˇ ㄗˇ 解释 荆:荆山;衡:衡山;杞梓:两种好木材,比喻优秀的人才。比喻南方的优秀人才。 出处 《晋书·陆机陆云传论》:“观夫陆机、陆云,实荆衡之杞梓,挺珪璋之秀实,驰英华于早年。”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荆衡杞梓是中性词。 |
杞梓之林 |
拼音 qǐ zǐ zhī lín 注音 ㄑ一ˇ ㄗˇ ㄓ ㄌ一ㄣˊ 解释 比喻众多的人材。 出处 唐·李庾《西都赋》:“殷庙羞瑚琏之器,楚材惭杞梓之林。” 用法 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杞梓之林是中性词。 |
杞宋无征 |
拼音 qǐ sòng wú zhēng 注音 ㄑ一ˇ ㄙㄨㄥˋ ㄨˊ ㄓㄥ 解释 指资料不足,不能证明。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用法 主谓式;作宾语;指资料不足,不能证明。 感情 杞宋无征是中性词。 繁体 杞宋無征 |
杞人忧天 |
拼音 qǐ rén yōu tiān 注音 ㄑ一ˇ ㄖㄣˊ 一ㄡ ㄊ一ㄢ 解释 杞:古时国名;忧天:担心天塌陷。杞国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寝食不安。比喻不必要的或毫无根据的忧虑。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例子 杞人忧天,伯虑愁眼。(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七回) 正音 “杞”,不能读作“jǐ”。 辨形 “忧”,不能写作“优”。 辨析 杞人忧天与“庸人自扰”有别:杞人忧天偏重在忧;指不必要的 |
杞国忧天 |
拼音 qǐ guó yōu tiān 注音 ㄑ一ˇ ㄍㄨㄛˊ 一ㄡ ㄊ一ㄢ 解释 同“杞人忧天”。 出处 明·何景明《田子行》:“丹诚不回白日照,杞国忧天独劳苦。”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缺乏根据的忧虑。 感情 杞国忧天是贬义词。 繁体 杞國憂天 近义 杞人忧天、杞人之忧 英语 Meet troubles half-way |
杞人之忧 |
拼音 qǐ rén zhī yōu 注音 ㄑ一ˇ ㄖㄣˊ ㄓ 一ㄡ 解释 同“杞人忧天”。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27回:“这是贤弟关心太切,所以有杞人之忧。” 例子 曹禺《天然生出的花枝》:“事实证明这实在是杞人之忧。” 用法 作主语、宾语;多用于劝诫人。 感情 杞人之忧是贬义词。 繁体 杞人之憂 近义 杞人忧天 英语 baseless anxiety(excessive anxiety) |
杞国之忧 |
拼音 qǐ guó zhī yōu 注音 ㄑ一ˇ ㄍㄨㄛˊ ㄓ 一ㄡ 解释 同“杞人忧天”。 出处 宋·岳珂《桯史·岁星之祥》:“士大夫皆有杞国之忧。” 例子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第五卷:“独以役重赋烦,人民凋蒺,识者不无杞国之忧。” 用法 作主语、宾语;多用于劝诫人。 感情 杞国之忧是中性词。 繁体 杞國之憂 近义 杞人忧天、杞天之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