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庄之剑,志在沛公 |
拼音 xiàng zhuāng zhī jiàn,zhì zài pèi gōng 注音 ㄒ一ㄤˋ ㄓㄨㄤ ㄓ ㄐ一ㄢˋ,ㄓˋ ㄗㄞˋ ㄆㄟˋ ㄍㄨㄥ 解释 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出处 李大钊《国民之薪胆》:“盖项庄之剑,志在沛公,青岛之用兵,不在报德之前仇,非在履英之盟约,殆欲借端以树兵威于我大陆,作强暴要索之先声耳。” 例子 李大钊《国民之薪胆》:“盖项庄之剑,志在沛公,青岛之用兵,不在报德之前仇,非在履英之盟约。” 用法 |
势在必行 |
拼音 shì zài bì xíng 注音 ㄕˋ ㄗㄞˋ ㄅ一ˋ ㄒ一ㄥˊ 解释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出处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0回:“又知此事势在必行,次日一早,便往城外访友去了。” 例子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一切恐怕都势在必行了!”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必然的。 感情 势在必行是中性词。 繁体 勢在必行 近义 大势所趋 英语 be imperative(must be enforced) 俄语 Имéется настоятельная необходимость. |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拼音 móu shì zài rén,chéng shì zài tiān 注音 ㄇㄡˊ ㄕˋ ㄗㄞˋ ㄖㄣˊ,ㄔㄥˊ ㄕˋ ㄗㄞˋ ㄊ一ㄢ 解释 旧谚。意思是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3回:“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例子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三回) 用法 复句式;作分句;可分开使用。 感情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中性词。 繁体 謀事在人,成事在 |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
拼音 bái shān zài niè,yǔ zhī jù hēi 注音 ㄅㄞˊ ㄕㄢ ㄗㄞˋ ㄋ一ㄝˋ,ㄩˇ ㄓ ㄐㄨˋ ㄏㄟ 解释 涅:黑土。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自然变黑。比喻好人处在坏的环境里,也会逐渐变坏。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用法 作分句;指环境对人的影响。 感情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是中性词。 繁体 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反义 出污泥而不染 |
振鹭在庭 |
拼音 zhèn lù zài tíng 注音 ㄓㄣˋ ㄌㄨˋ ㄗㄞˋ ㄊ一ㄥˊ 解释 振鹭:振动翅膀的白鹭。白鹭群飞,集于庭中。比喻远方贤士纷纷前来,朝廷人才济济。 出处 《文选·任耸 》:“伏惟陛下道隐旒纩,信充符玺,六飞同尘,五让高世,白驹空谷,振鹭在庭,犹惧隐鳞卜祝,藏器屠保。”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振鹭在庭是中性词。 近义 振鹭充庭 |
浮图七级,重在合尖 |
拼音 fú tú qī jí,zhòng zài hé jiān 注音 ㄈㄨˊ ㄊㄨˊ ㄑ一 ㄐ一ˊ,ㄓㄨㄥˋ ㄗㄞˋ ㄏㄜˊ ㄐ一ㄢ 解释 浮图:佛塔;合尖:造好塔尖。比喻办成事情的关键在最后。 出处 《新五代史·李菘传》:“为浮屠者,必合其尖。” 例子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02回:“浮图七级,重在合尖,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做事。 感情 浮图七级,重在合尖是中性词。 |
上不在天,下不着地 |
拼音 shàng bù zài tiān,xià bù zháo dì 注音 ㄕㄤˋ ㄅㄨˋ ㄗㄞˋ ㄊ一ㄢ,ㄒ一ㄚˋ ㄅㄨˋ ㄓㄠˊ ㄉ一ˋ 解释 指不着边际,没有着落。形容偏僻闭塞的地方。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只叫他在这上不在天,下不着地的地方,给我结了几间茅屋,我同老母居住。”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比喻句。 感情 上不在天,下不着地是中性词。 近义 上不属天,下不着地 英语 be suspended in midair |
消遥自在 |
拼音 xiāo yáo zì zài 注音 ㄒ一ㄠ 一ㄠˊ ㄗˋ ㄗㄞˋ 解释 指逍遥自得。 出处 明谢谠《四喜记 亲忆琼英》:“你看那人踏雪寻梅,那人寒江独钓,何等消遥自在。”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 感情 消遥自在是中性词。 繁体 消遙自在 近义 逍遥自在 英语 at one's ease(freedom of Pan) 俄语 привольный |
迫在眉尖 |
拼音 pò zài méi jiān 注音 ㄆㄛˋ ㄗㄞˋ ㄇㄟˊ ㄐ一ㄢ 解释 迫:紧迫;眉:眉毛。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8章:“因为他看见他的危险处境迫在眉尖。”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迫在眉尖是中性词。 近义 迫在眉睫、迫在眉前 英语 stare somebody in the face 俄语 спешный |
民生在勤 |
拼音 mín shēng zài qín 注音 ㄇ一ㄣˊ ㄕㄥ ㄗㄞˋ ㄑ一ㄣˊ 解释 人民的生计在于勤劳。 出处 《左传 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而不匮。” |
诽誉在俗 |
拼音 fěi yù zài sú 注音 ㄈㄟˇ ㄩˋ ㄗㄞˋ ㄙㄨˊ 解释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故趋舍同,诽誉在俗;意行钧,穷达在时。”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感情 诽誉在俗是中性词。 繁体 誹譽在俗 |
一年之计在于春 |
拼音 yī nián zhī jì zài yú chūn 注音 一 ㄋ一ㄢˊ ㄓ ㄐ一ˋ ㄗㄞˋ ㄩˊ ㄔㄨㄣ 解释 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 出处 南朝梁 萧统《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例子 陈登科《风雷》第一部第31章:“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早作安排迎春耕。”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谜语 一年之计 感情 一年之计在于春是中性词。 繁体 一年之計在于萅 近义 一日之计在于晨 |
在此一举 |
拼音 zài cǐ yī jǔ 注音 ㄗㄞˋ ㄘˇ 一 ㄐㄨˇ 解释 在:在于,决定于;举:举动,行动。指事情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一次的行动。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例子 擒拿杨么,在此一举。(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三回) 用法 作谓语;指关键时刻。 感情 在此一举是中性词。 繁体 在此一舉 近义 一锤子买卖 |
近在眉睫 |
拼音 jìn zài méi jié 注音 ㄐ一ㄣˋ ㄗㄞˋ ㄇㄟˊ ㄐ一ㄝˊ 解释 睫:眼睫毛。近得像在眼前一样。也形容事情紧迫。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例子 中考已经近在眉睫了,你要赶快做好准备。 正音 “睫”,不能读作“jiē”。 辨形 “睫”,不能写作“捷”。 辨析 近在眉睫和“近在咫尽”;都含有“距离近”的意思。“近在咫尽”专指很近的距离。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形容很近 |
兵已在颈 |
拼音 bīng yǐ zài jǐng 注音 ㄅ一ㄥ 一ˇ ㄗㄞˋ ㄐ一ㄥˇ 解释 颈:颈项。刀已架在脖子上。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5回:“夷吾曰:‘此辈兵已在颈,尚欲累人耶?’” 用法 作定语、状语;指危险迫在眉睫。 感情 兵已在颈是贬义词。 繁体 兵已在頸 近义 兵在其颈 |
痌瘝在抱 |
拼音 tōng guān zào bào 注音 ㄊㄨㄥ ㄍㄨㄢ ㄗㄠˋ ㄅㄠˋ 解释 痌瘝:病痛,比喻疾苦;在抱:在胸怀中。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里。 出处 《尚书·康诰》:“恫瘝乃身。” 例子 前回一个大善士,专诚到扬州动劝捐,做得那种痌瘝在抱,愁眉苦目的样子。(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 用法 作定语;用于统治者。 感情 痌瘝在抱是褒义词。 近义 恫瘝在身 英语 be concerned about the hardships of the people |
事在必行 |
拼音 shì zài bì xíng 注音 ㄕˋ ㄗㄞˋ ㄅ一ˋ ㄒ一ㄥˊ 解释 事情非做不可。 出处 宋·苏轼《东坡志林·养生说》:“如孙武令,事在必行,何卜之有?” 例子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6回:“事在必行,何卜之有?”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非做不可。 感情 事在必行是中性词。 近义 势在必行 |
芒刺在身 |
拼音 máng cì zài shēn 注音 ㄇㄤˊ ㄘˋ ㄗㄞˋ ㄕㄣ 解释 芒刺:谷类壳上的细刺。好像有芒刺扎在身上。形容心中内心惶恐,坐立不安。 出处 柳青《创业史》第13章:“他觉得那个姓周的在背后盯住他,使他有如芒刺在身,脊梁骨痒痒,可又不敢回头。” 用法 作定语、宾语;用于感知动词后。 感情 芒刺在身是贬义词。 近义 芒刺在背、芒刺在躬 英语 be on tenterhooks |
迫在眉睫 |
拼音 pò zài méi jié 注音 ㄆㄛˋ ㄗㄞˋ ㄇㄟˊ ㄐ一ㄝˊ 解释 迫:紧迫;睫:眉毛和眼睫毛。已经逼近眉毛和眼睫毛之间。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例子 新的内战危机忽然又迫在眉睫了。(方纪《挥手之间》) 正音 “迫”,不能读作“pè”。 辨形 “睫”,不能写作“捷”。 辨析 迫在眉睫和“火烧眉毛”;都比喻特别紧迫、危急。但“火烧眉毛” |
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
拼音 zài rén wū yán xià,bù dé bù dī tóu 注音 ㄗㄞˋ ㄖㄣˊ ㄨ 一ㄢˊ ㄒ一ㄚˋ,ㄅㄨˋ ㄉㄜˊ ㄅㄨˋ ㄉ一 ㄊㄡˊ 解释 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顺从。 出处 《上饶集中营·炼狱杂记》:“他劝你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感情 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是中性词。 近义 在他檐下过,不敢不低头 |
安闲自在 |
拼音 ān xián zì zài 注音 ㄢ ㄒ一ㄢˊ ㄗˋ ㄗㄞˋ 解释 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出处 明 李贽《焚书 预约 早晚礼仪》:“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付,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例子 贤契们不必介怀,只恐朝廷放不下我;若能休致,老夫倒得个安闲自在。(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十三回)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清闲得无所事事。 感情 安闲自在是中性词。 繁体 安閑自在 近义 自由自在 英语 at one's ease(enjoy lei |
实实在在 |
拼音 shí shí zài zài 注音 ㄕˊ ㄕˊ ㄗㄞˋ ㄗㄞˋ 解释 真实,不夸张,现实存在的。 出处 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40回:“八王就实实在在问话,孩儿也细细告诉了他,就求他请诏。” 例子 邓小平《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就是说,我们的工作要扎实,效果要实实在在。”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真实存在或人的性格。 感情 实实在在是中性词。 繁体 實實在在 近义 实打实 反义 虚无缥缈 英语 literal(living) 俄语 реальный(настоя |
在人口耳 |
拼音 zài rén kǒu ěr 注音 ㄗㄞˋ ㄖㄣˊ ㄎㄡˇ ㄦˇ 解释 指被人们所称道、传颂 出处 清·汪琬《答王进士书》:“相距几千百年,犹昭灼在人口耳。”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在人口耳是中性词。 |
高下在口 |
拼音 gāo xià zài kǒu 注音 ㄍㄠ ㄒ一ㄚˋ ㄗㄞˋ ㄎㄡˇ 解释 犹言信口雌黄。 出处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三年》:“三班吏丛猥,老胥抱文书升堂取判者,皆高下在口,异时长官漫不省察,谨占署而已。”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说话。 感情 高下在口是中性词。 近义 信口雌黄 |
事在人为 |
拼音 shì zài rén wéi 注音 ㄕˋ ㄗㄞˋ ㄖㄣˊ ㄨㄟˊ 解释 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观努力如何。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事在人为耳,彼朽骨者何知。” 例子 俗语说事在人为,只要你勤奋努力,一定能有所作为。 正音 “为”,不能读作“wèi”。 用法 主谓式;作分句;用于劝诫人。 感情 事在人为是中性词。 繁体 事在人為 近义 人定胜天 反义 无能为力、听天由命 英语 Human effort can achieve anything. 俄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