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天抢地 |
词语解释 ⒈ 嘴里喊着天,头撞着地大声哭叫。 |
归哭 |
⒈ 谓回家奔丧。 ⒈ 谓回家奔丧。 引 《礼记·曾子问》:“﹝ 曾子 ﹞曰:‘君既启,而臣有父母之丧则如之何?’ 孔子 曰:‘归哭而反送君。’” 郑玄 注:“言送君,则既葬而归也。归哭者,服君服而归,不敢私服也。” 孔颖达 疏:“谓归哭父母犹服君服,不私服也。” 《吕氏春秋·知接》:“卫公子 启方 事寡人十五年矣,其父死而不敢归哭。” |
号啕大哭 |
⒈ 号啕:大哭声。放声大哭。 ⒈ 大声哭泣。 例 如:「妹妹不小心跌倒而坐在地上号啕大哭。」 |
哭哭啼啼 |
⒈ 不间断地哭泣。 英 weep and wail endlessly; ⒈ 形容啼哭不止。 引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不要你插插花花认我来,哭哭啼啼泪满腮。” 《红楼梦》第一〇三回:“他就跟了个破老婆子出了门,在街上哭哭啼啼的僱了一辆车,一直跑到 薛 家。”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女儿嫁了过去,常常回到娘面前哭哭啼啼。” ⒈ 不停的哭泣。也作「啼啼哭哭」。 引 《红楼梦·第六七回》:「这如今才好些,又这样哭哭啼啼,岂不是自己蹧蹋了自 |
抱头大哭 |
⒈ 谓伤心或感动之极,彼此相抱大哭。亦作“抱头痛哭” 英 weep in each other's arms; ⒈ 形容人因极度喜悦或悲伤而相抱大哭。也作「抱头痛哭」。 引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母女两个相见了,又抱头大哭道:『只说此生再不得相会了,谁道还有今日?』」 《儒林外史·第二七回》:「两人抱头大哭,哭了一场坐下。」 |
哭诉 |
⒈ 可以听得见的悲哀苦怨之类的诉说声。 例 哭诉把娃娃玩偶丢了。 英 plaint; ⒈ 哭着诉说或控诉。 英 complain tearfully; accuse in tears; ⒈ 哭著诉说。 引 《三国演义·第一三回》:「那人来见天子,乃国戚董承也。帝哭诉前事。」 《文明小史·第二回》:「不料店小二因他父亲被打,奔到地保家中哭诉。」 |
哭穷 |
⒈ 向别人诉说自己穷困,多指向人装穷。 英 verbally complain of one's poverty; go about telling people how hard up one is; complain of being hard up; ⒈ 口头上向人装穷。 引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二折:“你那哭穷口恰似翻河。” 李英儒 《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九章:“你别哭穷,我也不朝你打饥荒。” ⒈ 故意在言辞上表现自己毫无钱财,装做贫穷的样子。 引 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我与你觅下的金、寻下的银、买下的锦、趱下的罗,珠和翠整箱儿盛垛。娘呵 |
鬼哭天愁 |
⒈ 形容悲惨凄凉。 ⒈ 形容悲惨凄凉。 引 高旭 《五月十九日和巢南韵即寄越中》:“鬼哭天愁冷雨斜, 黄龙 晋酒恨徒赊。” |
啼哭 |
⒈ 放声地哭。 英 weep aloud; cry; wail; ⒈ 放声地哭。 引 《荀子·非相》:“俄则束乎有司而戮乎大市,莫不呼天啼哭。” 唐 王建 《原上新居》诗之五:“春来梨枣尽,啼哭小儿飢。” 鲁迅 《坟·未有天才之前》:“其实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的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 ⒉ 特指猿啼。 引 唐 白居易 《寄微之》诗之五:“秦 女笑歌春不见, 巴 猿啼哭夜尝闻。” ⒈ 因悲伤或过分激动而放声哭泣。 引 《荀子·非 |
抚哭 |
⒈ 抚尸哀哭。 ⒈ 抚尸哀哭。 引 鲁迅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所以 中国 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 |
擗踊哭泣 |
|
鬼哭神号 |
⒈ 形容哭叫悲惨凄厉。 ⒉ 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⒈ 形容哭叫悲惨凄厉。 引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三本第九出:“则听得鬼哭神号,休猜做三唱《阳关》出 霸桥。” 聂绀弩 《独夫之最后》:“至于肉林酒池,是粗人们才喜欢的;炮烙,虿盆,弄得鬼哭神号,使人败兴。” ⒉ 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引 《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那浪掀天括地,鬼哭神号,惊怕杀人。” 蒋光慈 《少年飘泊者》七:“谁知老天爷是穷人的对 |
蛤蟆夜哭 |
词语解释 ⒈ 蛤蟆于夜晚哭泣。形容毫无根据诬陷好人。 |
湿哭干啼 |
|
街号巷哭 |
⒈ 号哭于大街小巷。形容悲痛至极。 ⒈ 号哭于大街小巷。形容悲痛至极。参见“行号巷哭。” 引 晋 潘岳 《马汧督诔》:“凡尔同围,心焉摧剥,扶老携幼,街号巷哭。” ⒈ 大街小巷的人都放声大哭。形容人群极度悲苦。也作「行号巷哭」。 引 《文选·潘岳·马汧督诔》:「扶老携幼,街号巷哭,呜呼哀哉。」 |
痛哭 |
⒈ 尽情地哭。 英 cry bitterly; wail; ⒈ 大声哭泣;尽情地哭。参见“痛哭流涕”。 引 晋 干宝 《晋纪总论》:“范燮 必为之请死, 贾谊 必为之痛哭。” 明 张居正 《归葬事毕谢恩疏》:“母子相抱,痛哭失声。” 老舍 《骆驼祥子》六:“他想坐下痛哭一场。” ⒈ 极为伤心的大哭。也作「恸哭」。 引 《三国演义·第三回》:「崔毅引贡见帝,君臣痛哭。」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〇》:「父兮桎梏亡身,女兮街衢痛哭。」 近 悲恸 英语 to cry bitterly 德语 |
行哭 |
|
恸哭 |
|
哭泣 |
⒈ 有声称哭,无声称泣;泛指小声地哭。 例 他们在一起哭泣。 英 weep; cry; ⒈ 哭和泣。后泛指哭。 引 《礼记·檀弓上》:“哭泣之哀,齐斩之情,饘粥之食,自天子达。” 孔颖达 疏:“哭泣之哀,谓有声之哭,无声之泣,并为哀。” 唐 韩愈 《曹成王碑》:“王生十年而失先王,哭泣哀悲,弔客不忍闻。”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文雄》:“贼遂猖獗,挺入 陕 境,至 盩厔,秦 惟闭城独守,日夕哭泣,目皆肿。” 丁玲 《团聚》:“她伏在床上嗖嗖的 |
袒哭 |
|
哭嫁 |
⒈ 旧时地方民俗。嫁女时,家人或请人哭送,表示不忍女儿离去。 ⒈ 旧时地方民俗。嫁女时,家人或请人哭送,表示不忍女儿离去。 引 周立波 《山那面人家》:“就是要请会哭的人嘛。在 津市 有种专门替人哭嫁的男女,他们是干这行业的专家,哭起来,一数一落,有板有眼,好像唱歌,好听极了。” |
干啼湿哭 |
⒈ 犹言哭哭啼啼。 ⒈ 犹言哭哭啼啼。 《北齐书·尉景传》:“神 武 对 景 及 常山君 责 文襄 而杖之, 常山君 泣救之。 引 景 曰:‘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乾啼湿哭,不听打耶?’” ⒈ 哭哭啼啼。 引 《北齐书·卷一五·尉景传》:「神武对景及常山君责文襄而杖。常山君泣救之。景曰:『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 |
啼哭郎君 |
|
长歌当哭 |
⒈ 以放声歌唱代替痛哭,指用诗文排解心中的悲哀愤懑之情。 英 take the loud singing as wailing; ⒈ 以歌代哭。多指用诗文来倾吐悲愤之情。 引 《红楼梦》第八七回:“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 鲁迅 《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 ⒈ 透过长声歌咏以抒发内心的悲愤之情。 引 《红楼梦·第八七回》:「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 |
抱头痛哭 |
⒈ 指十分伤心或感动,抱头大哭。 ⒈ 形容因极度悲伤或喜悦而相抱大哭。也作「抱头大哭」。 引 《老残游记·第四回》:「这里于家父子同他家里人抱头痛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