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机电工程学校是一家公办高职高专。学校电话0717-7780720 梅继开,学校位于湖北宜昌市土门,主要专业:以学校公布信息为准!。
湖北省宜昌市机电工程学校于1974年4月经行署宜昌地区农业机械局提议,报行署宜昌地区革委会。湖北省农业机械局批准开始筹建,于1975年10月18日由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同意建立宜昌地区农业机械学校,学校隶属湖北省宜昌地区农机管理局,属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校址设在宜昌县土门。当时正值全国农机化大发展时期,学校原名宜昌地区农业机械学校,宜昌市农业机械学校,1995年更名为宜昌市机电工程学校。学校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是锐意改革,艰苦创业的历程。1975年—1980年是学校的创建阶段,批准规模640人。因当时国家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了适当的倾斜和照顾,使学校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发展,校容校貌初具雏形。但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单一的办学模式难以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办学一度步入低谷。1981—1990年为学校的求生存阶段。困境中的宜昌市机电工程学校主动顺应社会的变革,审时度势,改革传统办学模式,确立了“面向市场,深化改革,适应规模,注重效益,稳定发展,确保质量”的办学指导思想,弘扬“团结负重,争创一流”的精神,不断拓宽服务对象,科学调整专业结构,1983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创办机电专业;1984年首开从农村招收自费不包分配学生之先河;1985年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行“目标管理”和“量化积分管理制度”,促进了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在教学上学校确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优化教学结构,强化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1986年起率先推行毕业生“双证制”和“多证制”。从而极大的增强了办学的活力,提高了办学的效益。1991—2000年是学校取得重大发展的阶段,也是学校发展最快的时期,学校确定了“抓就业,促招生,抓专业,促就业,抓质量,促效益”的工作思路,1993年在全国首创联合开办大专函授班,1996年与深圳华深培训中心联合成立培训部,积极拓展外省市就业市场,使办学向多层次、多渠道方向发展,积极推行教育改革;1996年率先在全市中专中推行CBE模块式教学改革;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以培养“双师型”为目标的“能师工程”,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全方位、全天侯开展校园文明工程和形象工程,党、政、工、团、妇齐抓共管,营造出团结向上、文明严谨的良好的氛围,学校步入顺畅的良性发展轨道。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学校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依靠全体教职工同心同德,团结奋进,极大的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使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学校占地132.26亩,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教职工165人,专任教师120人,其中高级讲师43人,讲师65人,在校生5600余人,开设了包括国家重点专业机电专业和国家紧缺型专业数控机床、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在内的16个专业,拥有32个教学实验室,2个多媒体教室和600台以联想、清华同方P4型微机为主体的计算机中心及数控、家电、电工、机动车、机加工等6个实训中心。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以“面向市场,深化改革,适应规模,注重效益,稳定发展,确保质量”的办学指导思想,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建设为根本,以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创重点、创名牌、创特色、创一流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团结负重,锐意创新,争创一流,已建成了一个专业结构合理,教学手段先进,管理体系科学,办学实力雄厚的综合型工科中等专业学校。建校三十年来,共向社会输送了20000余名中专生和1600余名大专生,同时还积极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大力开展短期培训工作,真正形成了人才的立交桥。学校也先后被评为“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宜昌市名牌学校”、“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园林式学校”、“湖北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先进单位”、“国家级示范专业学校”、“国家级重点中专”、“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最近还被被教育部、交通部等6个部门联合确定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