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城区育才路,有一所没有围墙和大门的“薄弱学校”——育才小学。
1996年,学校创办初仅设有一二三年级,学生不足300人。
1998年,学校与鄂东南地质大队子弟学校合并,改名为“育才学校”。合并后,学校设有初中部和小学部,但只有700多学生。由于生源质量差,管理混乱,办学质量始终呈低迷状态。
2001年,随着企业学校剥离政策的出台,学校初中部分流到城区实验中学,“育才学校”又改名为“育才小学”,隶属大冶市教育局管理。从那时起,学校可能被撤并、购买的传闻不胫而走,教师人心惶惶,生源大量流失,学校的信誉降至“冰点”,学校生存陷入了困境。
2003年8月,余名秋调任育才小学校长。面对老师和家长的疑虑,这位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优秀校长坚定地说:“办教育,不是比钱、比设施,而是比人、比精神;只要思路正确,责任心强,末流也能变一流。”
如今,朴素的话语正在成为现实。
学校上百万的校园建设已全面启动;两次蝉联湖北省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先进单位,黄石市仅此一家;2006年和2007年连续荣获黄石市小学生口算比赛团体一等奖,其中学生个人获一等奖数量是大冶市其他城区学校总和的3倍。还有全国启发式教学先进学校,2005年度大冶市教育局量质化考核第一名,大冶市第八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小学组金牌总数第一,大冶市小学生信息技术和自然试验考核四次夺冠,连续两年获大冶市教科研先进单位等殊荣!
育才小学能由弱到强,奥秘何在?
“办群众满意学校”统领一切
“金杯银杯不如家长的口碑!”
走进学校办公室,校长余名秋不谈琳琅满目的奖牌和奖杯,而是饶有兴致地介绍刚刚举办的五场家长报告会。
他说:“我们是公立学校,一定要以公益、公共、公平为办学方向。办群众满意学校,这是我们唯一的宗旨;让所有选择了育才的学生和家长不后悔,这是学校永远的努力方向。”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这样的话听起来温馨,做起来却不易。但育才小学的确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不办重点班、特长班,不搞“校中校”、“校外校”。学校严格按国家标准平行编班,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走进教室,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我们的提问——“我们班56人”,“我们班48人”。充满童真的声音,洋溢着教育公平的温暖。
——禁止任何有偿补课和家教,禁止一切资料推销和乱收费。育才的老师自律意识极强。在校园里,我们邂逅了一位“黯然离去”的家长,他专程来学校找数学老师蔡锦华,想出钱请她给孩子补课。蔡老师却回答:“孩子成绩不差,不需要补;需要补,我会免费补。”
不搞“有偿家教”,老师们乐于“无偿家教”。班主任晏玲长期坚持为成绩较差的孩子补课,从不接受家长的报酬,一位家长买礼物给她送去,也被“无情地”婉言谢绝,令家长感动流泪。
大冶市教育局纪检科的同志说:育才小学近几年没有发生一起有偿家教或乱收费行为,家长的各类投诉率为零!
大冶市物价局有关领导多次称赞育才小学为收费“信得过单位”。
办学行为规范了,群众满意了,但学校领导班子的压力也增加了。薄弱学校基础设施欠账多,钱从哪里来?城区同类学校竞争激烈,拿什么稳定教师,吸引生源?
校长余名秋说:这些问题是对校长办学能力的考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校长要有企业管理的思维,有社会活动家的能力。
这几年,学校建设投入一百多万,从不伸手向家长要钱。秘诀何在?善节流,能开源。
为节流,学校提出向管理要效益。学校领导班子严格规范各项财务管理,要求从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做起,创建节约型校园。班子成员从自己做起,副校长朱红莲要借用学校计算机排版个人资料,她从家中带纸来打印……
在校领导的带领下,一股爱校荣校的风气悄然兴起。近几年,全校的教室桌椅从未维修和更换,原因是保护完好;教室、办公室从来没有关灯不及时现象,因为这已纳入教师实绩考核内容;就连学校食堂年近六旬的黄治军师傅也自愿“吃亏”,只要哪里的菜便宜,哪怕多走几里,也要去挑回来。
通过一系列努力,学校财务状况根本好转,不但还清了十几万的债务,还略有节余。
为开源,学校提出不向家长乱收费,而向政府和社会要资源。学校没有围墙和大门是极大的隐患。建校门涉及到拆迁,但拆迁费是天文数字,怎么办?
机会总是偏爱会发现的眼光。2005年春,全国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校长余名秋抓住机遇,积极向公安部门反映学校情况。时任大冶市委常委、公安局长秦国文当即表示:要努力解决育才小学无校门的问题。
学校利用这个好的点题,乘势而上。很快,育才小学校园安全综合治理报告呈递几位分管副市长。市政府高度重视,市领导赵克全、卫衍海带着规划、国土等部门到学校开现场办公会,并下发了由时任市长刘凤山签发的专题纪要。
校门、围墙建设久旱逢甘霖,柳暗花明。市政府专题纪要规定,育才小学建设工程享受旧城改造相关政策;市教育局积极向省财政、教育部门申请,争取了几十万元资金;市公安局赞助经费1万多元,副局长雷清水多次为学校排除干扰和纠纷;市城建规划局、国土资源局、城管局相关领导亲自过问;“城中城”叶家坝村党支部、村委会大力支持。
项目立项了,更大的困难是拆迁。学校领导班子下定决心、坚定信心、抱定耐心,以最大的诚意、惊人的韧劲,一家家地谈,终于妥善地解决了拆迁问题。副校长朱红莲、刘道龙连续三个暑假在学校奋战,纪爱梅、金萍、潘红星、江朝晖等干部长期跑市场、守工地,不领任何报酬,做到了少花钱、甚至不花钱也能办事。市领导了解了拆迁费之节约,大为赞叹。
现在,校门、围墙在建设,教学楼等基础设施在改造。到9月份,迎接莘莘学子的将是一个崭新的校园。
目睹育才小学成长历史的大冶市教育局老领导说:这是一座丰碑!
比节流、开源更重要的是:育才小学还创造了“硬件不硬,软件不软;以软补硬,照样创优”的经验。校长余名秋每天早上6点多就到学校,学校班子成员精诚团结、以身作则,广大教师兢兢业业、顽强拼搏,在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以规范的办学行为、优质的教学水平、完善的校园管理,实现了办群众满意学校的宗旨和目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余名秋校长说:办学思想是方向,团队精神是关键!
“形散神不散”的一流团队
育才小学的老师可以在上班时间去买菜。
老师们对此纷纷叫好。有的老师说:过去,我是工作时想着买菜和家务,现在是买菜和做家务时想着工作。
制定这样的措施,反映了学校领导班子的宽容,也表现了他们的智慧和自信。
一流的学校乃是有一流教师。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必须以人为本。这是教育管理的大道理。
然而,管理一个学校,有大道理还不够。对以人为本,校长余名秋有独特的理解。
他认为,以人为本,是正确的导向,必须以全体师生根本利益为本,齐心干事业。越是讲以人为本,越要讲正气,以实绩论作为。
以人为本,是个性的发扬,必须尊重教育规律,为教师提供个性发展空间。
以人为本,是人文的关怀,必须坚持以爱为怀,为教师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为此,他倡导“形散神不散”的管理模式,带领学校领导班子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实行教师聘任机制,推行全员聘任,双向选择,公平竞争,末位淘汰。每学年初,学校将教学、管理、科研、服务岗位及各岗位的工作量一揽子公布,由教师自由选择、申请。学校领导班子聘任部门主任、年级组长,再由他们聘任教师和工作人员。未获聘任的,休岗一年,参加学习培训,不享受福利待遇。
改革教师考核机制,变工作量考核为实绩考核。学校制定了《育才小学教职工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共六章二十五条,约一万字,标准、程序、办法一目了然,严谨周密,操作性强。
这样详细的考核会不会搞形式主义?副校长朱红莲说,不会。考核分数要经过自评、群众评议、年级组评议、评审组评审、公示、教职工复议十多个环节,令人信服;考核结果直接和教师福利、评优、评先、聘任和干部提拔相联系,引人重视。抓住了聘任、考核这两端,各项工作“形散而神不散”。
学校鼓励老师创造性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并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加强教学反馈交流,加强“校本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
学校大力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凡是国家规定的津补贴和福利,基本做到应给尽给;教师住房公积金存款额为财政工资的10%,达到大冶市规定的最高标准。
学校还从多数教师是鄂东南地质大队家属、爱人常出差的实际出发,规定教师如果家中有事而又没课,可以向年级组长请“空堂假”;教师家属如有婚丧娶嫁,请假不扣考勤奖,即“特殊假”。
一严一宽的导向,让老师们真切地感受到以人为本的温暖和力量。老师们想干事,能干成事,一心想着教书育人,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育才有一批得奖能手。
江朝晖,号称“得奖专业户”。他辅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比赛,2004年以来有100多件小发明、小制作获奖;担任校乒乓球队和田径队教练,多次取得骄人业绩。
陈丽宝,几十个课件、案例、教学设计获省市级奖励;陈立莉、曹常青、吴时斌,论文《时分的认识》、《认识物体和图形》、《长方体的认识》均获国家级一等奖;赵丽萍,汪莉,詹鹏鸣等等,育才小学能由弱到强,奥秘何在手如云。
仅2006年,育才小学教师的教案、论文、优质课、说课获国家级奖项10余人次,获省级奖项20余人次。
育才有一批孩子喜爱的“妈妈”。
吴爱勤,被称为“孩子最多的妈妈”,她关爱留守学生杨裕逍并使其由调皮到认真学习的故事广为人知;潘红星,家长忙生意忘了接孩子,她带着学生一起回娘家赴宴;邓桂林,帮学生垫交学费、给学生做饭、送学生去医院;还有屈定英、王爱云、张莉、李惠玲、柯华英等,都有关爱学生的佳话。
老师们“满腔热情地爱护每一个学生,满怀信心地爱护每一个学生,千方百计地帮助每一个学生”,练就了一手管教学生的“绝活”。教师路秀玲从不严厉批评学生,而是同学生互写“心灵日记”,以激励和引导帮助“双差生”,成效斐然。
得益于“形散神不散”的管理机制,育才的教师队伍渐臻一流。全校50多位老师,近半数是市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学科带头人,其中国家级优秀教师一人,省级优秀教师两人,而队伍的平均年龄才35岁,在大冶市小学可称唯一,有这样敬岗爱业、充满活力的团队,何愁不出高质量?
“平民教育”照样“高质量”(小)
育才小学坚持的是“平民教育”方向,耕耘的是“素质教育”理念,收获的是一朵朵各有特色的奇葩。
副校长朱红莲说:“素质教育,目前仍是理论多,实践少。搞素质教育,关键要真,要具体,不能搞假把式。”
面向全体学生,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教育学生成人和提高学生创新、动手能力为重点,学校认真推行素质教育。
德:播种心灵,养成习惯,体验成功。
——以播种“中国心”为德育的之基。早上,学生齐读“三字经”、唐诗宋词等经典,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已列入中央教科所“十一五”规划课题。
——以“养成好的习惯”为德育之重点。育才的校园里,教室和走廊始终安静,与操场的热闹相映成趣。孩子们行为规范意识很强,都知道“教室是读书的地方,走廊是走路的地方,操场是活动的地方”。中学老师说:“在东岳中学,见到老师就问好、见到纸屑就捡的,十之八九是育才小学毕业的学生”。
——以“成功教育”为德育之特色。开展多种校园文化活动,尽力表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
智: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育才没有老师拖堂,没有补习班,严格控制课外作业。放学铃声响了,不到15分钟,一千多学生全部有序离校。
“轻负担”怎样保证“高质量”?学校认为,学生学习做“减法”,教师备课就要做“加法”,必须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为此,学校开展了“教学科研化工程”。《运用启发式教育理念研究教学与学法》获教育部“十五”规划立项课题一等奖。2006年至2007年,6位老师分别参加大冶市语文、数学、音乐等优质课比赛,全部获一等奖。汪莉、赵丽萍代表大冶市参加省语文说课比赛、数学优质课比赛,分别获一、二等奖;陈芬参加黄石市音乐、语文优质课竞赛,拿下两个一等奖。
大冶市教育主管部门对育才小学的教学质量给予了最权威的认可。2011年六月,育才小学和城区实验小学一起,代表大冶市接受黄石市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考查评估。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对智力培养的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发明,连续两次荣获湖北省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四次荣获黄石市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先进单位。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天性好奇、好动的孩子迷上了学习和思考,远离了网吧、游戏机、台球室。学生吴量量的“笔尖聚光笔”、石泉的“管装流体防干盖”、卢志鹏的“男士防尴尬拉链裤”、王宇的“顶风辨路晴雨伞”等充满想像力的小发明、小制作令人啧啧称奇,近几年有100多件获省市级奖励,11件免费申请国家专利,有的已入选“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黄石电视台曾专门报道过育才小学学生科技创新的事迹。
体:天天有运动会。
育才的课间操是一道靓丽的风景:21个班的同学列队出操,进场、退场秩序井然,只需几分钟;做操时,整齐的动作,灿烂的笑脸,鲜艳的红领巾,动感的音乐,仿佛节日和运动会,令观者陶醉!
副校长刘道龙“得意”地介绍:“虽然我校只有水泥球场和球台,但学校体育代表队能以‘小米加步枪打败洋枪洋炮’,女子乒乓球队曾获市中小学乒乓球比赛小学组冠军。”
学校田径队曾代表大冶市参加黄石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并取得团体总分第四的好成绩。
美:育才无副课,有第二课堂。
学校高度重视美育,全面开展“第二课堂”,成立了腰鼓、舞蹈、电子琴、书画、棋类等十几个兴趣小组,让学生自由选择,放飞梦想。
在沈平华等老师的精心栽培下,“小才子、小才女”初显身手。去年,1人在中南6省区少儿书画比赛中为大冶市夺得唯一的一等奖,13人在湖北省小画家中外学生美术比赛中获奖。2011年,40人在黄石市少儿书画比赛中获奖。
最近,又有喜讯传来:五(四)班学生叶序庆获湖北省少年儿童组国际象棋比赛第二名。
劳:“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学生早上到校后第一件事——打扫教室和校园。之后,校园从早到晚都非常干净,下午放学后根本不用再做清洁。
之所以将劳动时间从下午放学改成早上,是让学生爱护劳动成果,进一步增强劳动观念。
德、智、体、美、劳各项改革,措施不同,目标一致。
即,开发学生潜能,促进自主发展;引导全面成长,促进和谐发展;关注个性需求,促进特色发展;着眼终身学习,促进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学习、生活、合作、创新、自我发展的能力,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谁说只有现代化的大楼和设施,只有“重点学校”、“精英教育”才能吸引学生?在城区小学生源日益紧张的形势下,坚持“平民教育”、“素质教育”的育才小学学生人数年年攀升,2003年只有900人,现在已达1400多人。
育才小学,孕育着教育发展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