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的地理位置
三阳镇小位于京山县北端,坐落在大洪山南麓著名的板栗之乡——三阳镇中心,是一所中心完小。东临坪坝、南接宋河,西邻绿林,北与随州曾都接壤,西面环山,山青水秀。
二、学校的历史沿革
学校创办于建国初期,于1990年由晨光小学和机关小学合并更名为三阳镇小,改建于1995年。几十年的发展,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思想,以“抓教育教学质量,保学生平安”为办学宗旨,以“爱鸟爱自然,做个环保人”为办学特色,形成了“文明、和谐、争先”的校风和“严谨、求实、创新”的教风。科学规范的教育管理,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使学校成为素质教育的沃土,人才培养的摇篮。
三、学校的基本情况
学校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4个,学生898人,教职工40人。其中专任教师38人,本科2人,专科17人,中专14人,高中4人;中级职称33人,初级职称5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7%。
四、学校的办学绩效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完善育人环境。学校重视学生学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现有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生均6平方米;图书12881册,生均13册;200米跑道操场一个,水泥篮球场一个,小学生足球场一个,各种体育联合器材齐全。实验室、信息技术教学室、远程教育室、图书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医务室、劳技室一应俱全,为师生的工作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校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宜人。通过校园的雕塑盆景、标语格言、肖像图画的渲染,让学生时时处处受到美的熏陶,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培养人文精神,形成健全人格。“崇德好学,健体尚美”的校园文化如和煦春风吹拂、净化着孩子们的心灵。学校先后被授予“县绿色学校”、“市双文明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举科研兴校旗帜,提升办学品位。认真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是改变教师知识结构,提升办学品位的必由之路。积极参与课题实验,在实践中摸索经验,锻炼能力,已成为我校教师的共识,学校组建了以教科室为中心的教育科研网络,对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进行指导。目前已有国家、省、市、县各级多个课题正有序开展研究。我校承担的省级课题《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研究》于2006年5月通过专家验收,准予结题,研究成果被评为省级一等奖。现在正承担着国家级《农村小学环保特色教育研究》、市级《家校互动三位一体德育模式研究》和《小学生主体性学习研究》及县级《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题研究》四个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课题实验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2004年以来,我校有近20位教师在县数学竞赛中获一等奖;课题实验培养了教师科研能力,突出了“专长”,造就了“专家”,三年来,学校先后有102篇教师教学论文获县、市、省、国家级奖;课题实验提升了学校品位,三年来学校连年被教育主管部门评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强化养成教育,开辟德育新天地。三年来,学校加大养成教育力度,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主阵地,促进了小学生崇高思想品德和良好言行习惯的养成。“五四三”活动,“实施三结合,争当新三好”活动,文明寝室评比活动,关爱老人献爱心活动,明礼诚信活动、“我为树苗解渴”活动,弘扬长征精神活动,感恩教育活动,寸草心“三阳换新貌,大家来创造”的大型环保教育活动,“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活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家校互动活动,“我给鸟儿安个家”活动,“爱鸟爱自然、做个环保人”的生态德育教育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快乐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在实践中明辨是非,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同学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了具体有形的特色活动中。辛勤的工作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学校连续三年被县教育局授予“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4年12月,被评为荆门市卫生单位。
开展课外活动,推进素质教育。自05年10月起,我校将14个教学班共分成“三队五小组”,即文艺队、体育队、鼓号队、篮球兴趣小组、乒乓球兴趣小组、奥赛兴趣小组、书画兴趣小组、观鸟兴趣小组,学生人人参与自己喜爱的活动,每天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活动。每到最后一节课学校里锣鼓掀天、歌声嘹亮、舞姿翩翩,还有篮球队员、乒乓球队员、跳绳队员、踢毽队员矫健的身影,真是热火朝天;教室里则是笔走龙蛇,一幅幅虽稚拙但充满童趣的书画作品挂满教室。周六、周日,观鸟兴趣小组的成员则徒步野外,举镜观鸟,心中充满对自然、对鸟儿的爱,实现着做一个环保人的理想。这一活动,是我校素质教育的深层次推进,为让学生学到多方面技能,把他们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打下了基础。每天放晚学时,来接学生的家长看到操场上的热闹场面,都会露出欣慰的笑容。素质教育硕果累累,我校有12名学生在奥赛中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先后有285名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
办学成效明显,“两基”工程达标。04-06学年,我校服务区适龄正常儿童分别为890人、729人、626人,入学率为100%,残疾儿童少年分别为1人、1人、2人,入学率均为100%;在校学生分别为823人、890人、898人,无人辍学,辍学率均为0;三年来,应有毕业学生分别为283人、190人、175人,毕业率均为100%;服务区内15周岁人口分别为325人、341人、265人,初等教育完成率分别为99.69%、100%、100%,文盲率为0。
五、学校的办学特色
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和爱鸟爱自然的高尚情操,使学生增长知识,提高素质,增强环保意识,也为了唤起家乡人民保护环境的责任心,2005年春,我校确立了“爱鸟爱自然,做个环保人”的长久德育主题,并将其作为我校办学特色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这一教育分两大块进行。一是教育:每周每班安排一课时的“爱鸟爱自然”的环保教育课,将鸟与自然的环保教育作为学校的必修课程,无论什么学科的课程,都渗透鸟与自然的环保教育;课余时间,让学生借阅有关鸟类与自然的书籍,了解有关鸟类的知识,认识神奇美妙的大自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每学期举行两次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关人与自然的知识讲座,举行一次爱鸟爱自然的征文评选活动,进行一次全校性的“鸟与自然”的知识竞赛活动;每天利用红领巾广播台播放人、鸟、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和策略。二是观察:发动全校学生观察鸟类,观察自然,观察鸟的形状、声音、静态、动态、生活习性,了解鸟的美丽,从而爱上鸟;观察鸟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认识鸟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从而保护鸟;还成立观鸟兴趣小组,在四、五年级成立了五个观鸟兴趣小组,每班4名学生,2名指导教师,每周六定点观察鸟类,实行定种类观察、定项目观察,做好观察记录,写好观察心得,达到真正研究鸟类、热爱鸟类、保护鸟类的目的。
现在,观鸟兴趣小组成员每人均能认识100种以上的鸟类,对鸟的外貌、叫声、动态、习性都能如数家珍。全校师生的观鸟日记已超过3万篇,在网上发布的优秀日记达2000余篇,尤其是学生通过口头宣传和日记、心得的张贴宣传,让本镇广大民众普遍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我校观鸟点——白鹭坡栖息的鸟类已达20余种,6000余只,倍受村民的保护。去年四月,我校观鸟兴趣小组的同学到武汉参加省第二届中小学生观鸟大赛,在16个赛组中,荣获第4名的好成绩,赢得了湖北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颁发的三宝鸟奖。
由于我校特色教育闻名遐迩,2011年3月,全省观鸟大赛在我镇举行,我校有两个代表队参加,分别夺得一、二名的好成绩,赢得了级别最高的金鹰奖和白鹤奖,这是我校特色教育的成果。
我校的“爱鸟爱自然,做个环保人”的教育活动已成为我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我县、湖北省乃至全国都引起强烈反响。《京山文学》、京山电视台、荆门电视台、《荆门日报》、《荆门晚报》、《武汉晚报》、《深圳晶报》、深圳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楚天电视台、荆门日报都对我校这一特色教育进行了专题报道,在网上发布的报道更是数不胜数,它已成为我校的特色品牌。
我校的这一特色教育已引起中央教科所的密切关注。去年9月,中央教科所将我校定为农村小学环保特色教育实验研究基地,现在这一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该课题的研究,将为全国农村小学环保特色教育提供参考,具有可复制性。对我校来说,将形成“爱鸟爱自然,做个环保人”的特色校园文化,造就具备真、善、美良好品质的绿色教师,培养热爱自然、关爱生灵、热爱生活的绿色学生,探索出农村中小学利用本地资源的特色教育之路,探究出学生与自然互动的特色教育模式。
2011年3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部授予我校“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的称号,4月,我校被评为“湖北省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先进单位”,这是对我校办学特色的充分肯定。
六、学校今后努力的方向
过去,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面对新的教育形式,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教学设施相对落后制约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争取把三阳镇小建设成特色鲜明的学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