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浜小学地处松江区西南端的新浜镇,全镇行政区域44.74平方公里,有11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社区,常住人口2万7千余人,东濒茹塘江与五厍镇、石湖荡镇一水之隔,西沿白牛塘、南至三秀塘与金山区毗邻,北接青浦区,与浙江省西眺相望。
学校前身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甪吊湾的一所私塾,学校占地18301平方米,建筑面积6865平方米,绿化面积343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18.7%,是上海市绿化合格单位。至今已逾百年。现行建制始于1978年8月,现有学生5个年级15班级543人,总计在岗教职员工65人。
学校领导班子充满着活力。校级班子人员是通过区教育系统内竞聘上岗的,中层以上行政班子6人,平均年龄38.5岁,全部小学高级职称。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我校有6人获得区“浦南政策”骨干教师奖励政策的支持,6人被聘为镇学科教学带头人,6人被聘为镇教学能手。教职员工纯朴、善良、团结,对学校工作的凝聚有着归属感,对学校文化的氛围有着认同感,他们顺应学校发展趋势,提升办学质量,提升学校品位,在学校的发展中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实现着自身的价值。一支师德高尚、敬业爱生、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具有现代教学理念、宽阔视野和崇高人格魅力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学校“二期课改”已有一定的基础,为今年向一、二两个年级的更大层面推进,并向全校幅射作了一个较好的铺垫,坚持课堂主阵地,坚持课程改革,坚持向课堂教学要质量的意识相当明确。学校有着清晰的办学目标,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加大实施素质教育的力度,稳步推进“二期课改”,以“文化立身,素质全面”为办学宗旨,以学生发展为本,育就一支具有良好的态度、情感、行为、习惯和价值观,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文化素质的师生队伍,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最适宜的发展,以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习惯培养,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爱学习、能学习、会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学习奠定基础。成为素质全面、身心两健、具有开放、民主、创新精神和良好学习态度、行为、情感、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以及实践能力的合格小公民。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办一所质量上乘、“古诗文教育”特色鲜明、师生满意、家长信任、社会赞誉的农村小学。
附:新浜小学校史
新浜小学校史
上海市松江区新浜小学前身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甪吊湾的一所私塾,1920年向松江县教育局备案,成立私立公助学校,校名松江县甪吊湾小学校,创办人不祥。
抗战胜利后,校名甪河乡中心国民学校,校长徐惠珍。
1974年有4个班,学生150人,教师6人。1948年,校名甪茹乡中心国民学校,校长金顺鑫,校址在甪吊湾小镇。
1951年称吾茹乡中心校、甪吊湾中心校。
1957年,撤区并乡后始称新浜乡中心校,辖新石、长浜两辅导中心校。
建立公社后称新浜公社中心小学。
1964年,学校迁至新浜镇南端的沈家埭,新建教室8间448平方米,设三至六年级4个班。一至二年级设在新浜镇北端的粮管所附近,借用民房2间做教室。是年学生220人,教师11人。20世纪70年代曾附设初中班。
现行建制始于1978年8月,1978年8月起,中小学分开,小学改名松江县新浜中心小学,又扩建7间420平方米。1979年建造职工宿舍两上两下。至1982年底,学校占地3035平方米,建筑面积1096平方米。全校10个班,学生419人,教师45人。全乡下设甪杨、三村、赵旺、许家草、胡家埭、香塘、泾圩、文华、鲁星、彭楼、新中浜、黄家埭、南贺、林吉、陈堵、三秀、林家埭、方家罅等18所村校。全乡共有98个班,学生3170人,教师170人。
1991年扩建四层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1246平方米,有14间教室。1994年新建标准运动场1块,面积7254平方米,包括250米环形跑道。1997年扩建综合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1732平方米,有14间教室,其中专用教室4间。1998年新建食堂1所,建筑面积818平方米。2000年又新建综合楼1幢,建筑面积2141平方米,有教室19间,其中专用教室6间。至此,学校占地18301平方米,配以2970平方米的绿化。
2000年9月,全镇所有村校撤并至中心校。上级政府赠送2辆大巴士,用于接送边远地区的学生。2005年10月20日,学校综合性校刊《希望的热土》正式创刊,学校网站也全面开通。2006年3月14日下午,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视察我校;2008年8月2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视察我校。至2008年9月,全校有学生700人,其中外省市籍学生约420人,教职员工61人,学校被定址为新绿路655号。
学校从1992年起连续被评为松江区(县)文明单位。1999——2000年被评为上海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被定为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科技特色学校。
历任校长徐惠珍、金顺鑫、吴一飞、诸伯兴、施勇为、陆跃辉、徐琴云、周跃良、雷黎光、沈志平、沈建君、夏莹等。
历任党支部书记周跃良、杨盛叶、沈卫平、沈志平、沈火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