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优校网! 收藏本页 手机访问
今天是:

新乡医学院

河南电话纠错

公办 中等专业学校

学校地址: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金穗大道601号 学校电话:未知

主要专业:临床医学类,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类,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药护理类,药学,医学生物技术,卫生信息管理,市场营销类,应用英语

学校简介

  • 教学规模:
  • 周边环境:
  • 收费合理:
  • 教学设备:
  • 教学质量:
  • 师资力量:
  • 校园环境:
  • 社会影响:
  • 校园食堂:

新乡医学院是一家公办中等专业学校。学校电话未知,学校位于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金穗大道601号,主要专业:临床医学类,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类,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药护理类,药学,医学生物技术,卫生信息管理,市场营销类,应用英语。

新乡医学院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目前河南省唯一独立建制的省属西医本科院校。学校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英国人劳海德在古城卫辉开办的西医诊所,医学教育肇始于1922年惠民医院护士学校,招收四年制护理专业学生并由中华护理学会(1923年名为“中华护士会”)颁发文凭。1949年冀鲁豫卫生学校及哈励逊医院迁入,于1950年成立平原省医科学校。学校经历华北第二医士学校、河南省汲县医士学校、新乡专区医学院等发展阶段,1962年更名为豫北医学专科学校;1982年升格本科,定名新乡医学院;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 学校目前占地面积1916亩(含附院),建筑面积135.1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3亿元,纸质图书112.37万册,电子图书3753.13GB。现有教职工11941人(含附院),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606人。 学校设有20个教学院(系、部),具有研究生、本科、留学生、中外合作办学、成人教育等较为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建有一个独立学院——三全学院。各类在校生53131人,其中校本部本科生15972人,研究生691人,来华留学研究生、本科生54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9927人;三全学院学生16487人。 学校学科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等7个门类,拥有河南省特色学科(A类)1个、省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5个、二级学科1个;拥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生物学、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二级学科学位点和临床医学、公共卫生、护理、公共管理等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本科专业;拥有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和药学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特色专业,35个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1个省级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获批为国家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国家卓越医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建有3个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个全国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1个全国临床药师培训基地,1个全国县级医院血液净化培训基地,4个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创办有《新乡医学院学报》《眼科新进展》《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临床心身疾病杂志》《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等5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其中《眼科新进展》《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建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编制床位9406张;拥有1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百余个教学实践基地。多所医院获评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连续入选全国地市级医院100强。第一附属医院为首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5年加入长青藤百年医院联盟。第二附属医院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精神卫生医疗联合体。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高考第一志愿报考率和录取分数连年位居河南省理科类院校前列。学生在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挑战杯”等活动中屡获佳绩。2014年,实现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突破。本科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硕士研究生年底就业率多年保持100%。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近年来,启动“265人才工程”,实施了“太行学者”和“太行青年学者”支持计划。聘请法国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5人来校工作。现有3个省级特聘教授岗位,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中原学者、省管优秀专家、省教学名师、省特聘教授、海外留学归国专家、知名学者等300余人。 学校坚持科技兴校。建有分子诊断与医学检验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生物精神病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医用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17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2014年,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获得河南省医疗机构许可证,成为适应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型临床检验中心。2015年,河南省干细胞与生物治疗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建设,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实现历史性突破。近5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7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310篇。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与英国伍斯特大学、澳大利亚科文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博士项目;聘请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国际免疫学家Bernard Malissen为荣誉教授,组建科研团队;建立中德医学组织再生实验室、中法动物基因敲除实验室、中美内分泌与代谢实验室、中美环境与健康实验室、中英神经信号传导实验室等5个国际合作实验室。坚持“请进来”“走出去”,邀请樊代明院士、戚发轫院士、徐建国院士等专家学者来校交流,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外进修、讲学或开展学术研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同类推荐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