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
〈动〉
〈象〉
〈动〉
〈副〉
〈形〉
【唐韻】于筆切【集韻】【韻會】越筆切,𠀤音䫻。水流也。與𡿯同。【楚辭·九章】浩浩沅湘兮,分流汩兮。【王逸註】汩流也。
又疾貌。【揚子·方言】汩遙,疾行也。南楚之外曰汩,或曰遙。【司馬相如·上林賦】滭沸宓汩。【註】宓汩,去疾也。
又淨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汩磑磑以璀璨。【註】汩,淨貌。
又汩越,光明貌。【何晏·景福殿賦】羅疎柱之汩越。
又拂汩,鼓動之貌。【揚雄·甘泉賦】帷弸彋其拂汩兮,稍暗暗而靚深。汨mì,gǔ、汩。
治水也。从水曰聲。于筆切文四百六十八 重二十二(文四百六十四 重二十五)
(汩)治水也。天問。不任汩鴻。師何以尚之。王云。汩、治也。鴻、大水也。引伸之、凡治皆謂汩。書序汨作。汩、治也。汩本訓亂。如亂之訓治。故洪範汩陳其五行。汩、亂也。上文淈訓濁。而釋詁云。淈、治也。郭景純云。淈汩同。从水。曰聲。于筆切。十五部。俗音古忽切。訓汩𣳚、汩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