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德修斯 |
词语解释 奥德修斯(奧德修斯) [ ào dé xiū sī ] ⒈ 希腊神话中的英雄。罗马神话中称为尤利西斯。在特洛伊战争中献木马计,使希腊军获胜。离开特洛伊后在海上漂流十年,历尽艰险,曾制服独眼巨神和魔女等。返回故里后,又杀死向妻子求婚者,合家始得团聚。荷马曾以他的战后经历创作《奥德修记》。 |
毕达哥拉斯 |
词语解释 毕达哥拉斯 [ bì dá gē lā sī ] ⒈ (约公元前580年——前500年) 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在数学、天文学方面有一定贡献。 英 Pythagoras; |
斯文 |
⒈ 指文化或文人。 例 带几个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样,一同信步出城。——《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皇上》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杨。——唐·杜甫《壮游》 英 culture or intellectual; ⒉ 温文尔雅。 例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师兄撒泼。——《西游记》 英 refined; gentle; ⒈ 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 引 《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於斯文也。” 《汉书·叙传下》:“武功既抗,亦迪斯文,宪章六学,统壹圣真。” 唐 韩愈 《故江南西 |
斯褕 |
|
恩斯特 |
词语解释 ⒈ (maxernst,1891-1976)德国画家、雕塑家。超现实主义画派代表人物。1924年与法国作家布雷东等人一起签署超现实主义宣言,并合办《超现实主义的革命》杂志。创作受凡·高、戈雅和马蒂斯影响,题材奇异荒诞,追求梦幻般的意境。作品有《都市全景》、《雨后的欧洲》等。曾发明拓印画法。 |
库尔斯克战役 |
词语解释 ⒈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一次重大战役。1943年7月,希特勒为夺回战略主动权,集中九十万兵力,在库尔斯克地区发起重点进攻。经一个多月的阵地战,苏军取得胜利,从而彻底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
斯干 |
|
斯巴达 |
|
圣基茨和尼维斯 |
|
斯图亚特王朝 |
|
赫斯之威 |
⒈ 赫:显耀;斯:语助词;威:威严。指帝王或显耀人物威武奋发的样子。 ⒈ 帝王壮盛的威仪。 引 《晋书·卷七〇·应詹传》:「陛下宜奋赫斯之威,臣等当得负戈前驱,庶凭宗庙之灵,有征无战。」 |
斯大林格勒战役 |
|
斛斯 |
|
亚的斯亚贝巴 |
|
奥斯曼帝国 |
词语解释 奥斯曼帝国(奧斯曼帝國) [ ào sī màn dì guó ] ⒈ 奥斯曼土耳其人建立的伊斯兰教军事封建国家。13世纪末兴起于小亚细亚西北部。后迅速扩张,1453年灭东罗马帝国;至16世纪时已占有小亚细亚、西亚、北非和欧洲东南部广大地区,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首都在伊斯坦布尔。统治者称苏丹,16世纪初又兼哈里发。17世纪后开始衰落,19世纪成为欧洲列强争夺的对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同盟国一方,作战失败。1922年在资产阶级民 |
布加勒斯特 |
词语解释 ⒈ 罗马尼亚首都,全国最大城市。人口206万(1994年)。有八条铁路和多条公路通向全国各地。北郊有大型国际机场。全国最大工业中心,以机械、化学、电子工业为主。有布加勒斯特大学和艺术、历史博物馆等。 |
加拉加斯 |
词语解释 ⒈ 委内瑞拉首都。人口278万(1990年)。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工业生产一半集中于此,有食品、纺织、化工等。金融业和商业繁荣。有以中央大学为中心的大学城。市内多现代化建筑、广场、公园、博物馆等。 |
斯大林格勒 |
|
毒瓦斯 |
⒈ 一种有毒的气体。 英 poisonous gas; noxious; ⒈ 以化学方法制成的有毒气体,常用于战争中以消灭敌人的抵抗力。另有制成固体或液体而有助作战者,惟须藉热力或爆炸力等,使其成细粉状或雾状飞散于空中。 英语 poisonous gas, stinking fart |
斯大林全集 |
|
光斯欣 |
⒈ 犹光棍。 ⒈ 犹光棍。 引 明 冯梦龙 《山歌·山人》:“我只道是同僚下降,元来到是你箇些光斯欣。” |
爱克斯射线 |
词语解释 爱克斯射线(愛克斯射線) [ ài kè sī shè xiàn ] ⒈ 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有很大穿透能力,能使照相胶片感光,使某些物质发荧光,并能使气体游离,对机体细胞有很强的破坏作用。广泛应用于科学技术和医疗方面。是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的,所以又叫伦琴射线。也叫爱克斯光。通常写作X射线。 |
斯文一脉 |
|
赫斯 |
⒈ 语出《诗·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郑玄笺:“赫,怒意。”斯,语助。后因以“赫斯”指帝王盛怒貌。 ⒉ 引申指帝王威武奋发貌。 ⒈ 斯,语助。后因以“赫斯”指帝王盛怒貌。 引 语出《诗·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 郑玄 笺:“赫,怒意。”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人君有赫斯之怒,芟夷之诛。”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帝赫斯怒,秣马训兵。” ⒉ 引申指帝王威武奋发貌。 引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 |
风斯在下 |
⒈ 《庄子·逍遥游》:“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谓鹏鸟凭借风力而高飞。后以“风斯在下”比喻超越前贤。 ⒈ 谓鹏鸟凭借风力而高飞。后以“风斯在下”比喻超越前贤。 引 《庄子·逍遥游》:“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右军书东坡字鲁直诗》:“王右军 书本学 卫夫人,其后遂妙天下,所谓风斯在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