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解 |
⒈ 讥讽离间。 ⒈ 讥讽离间。 引 三国 蜀 诸葛亮 《正议》:“纵使二三子多逞 苏 张 诡靡之説,奉进 驩兜 滔天之辞,欲以诬毁 唐帝,讽解 禹 稷,所谓徒丧文藻,烦劳翰墨者矣!” |
讽令 |
⒈ 谓婉言劝使。 ⒈ 谓婉言劝使。 引 《旧唐书·僕固怀恩传》:“遵庆 既至, 怀恩 抱其足号泣而诉, 遵庆 因宣圣恩优厚,讽令入朝, 怀恩 许诺。”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 曾易之 ﹞知 信州 玉山县,坐法失官。閒居十餘年,执政怜之,讽令至京师。” |
律讽 |
⒈ 指律诗中的讽喻诗。 ⒈ 指律诗中的讽喻诗。 引 宋 洪适 《<元氏长庆集>原跋》:“声势沿顺、属对稳切者,为律诗,以七言、五言为两体;稍存寄兴、与讽为流者,为律讽。” |
讽经 |
⒈ 念经。 ⒉ 诵读经书。 ⒈ 念经。 引 明 李贽 《礼诵药师告文》:“趁此一百二十日期会,讽经拜懺道场。” 周振鹤 《苏州风俗·婚丧礼俗·凶礼》:“四,做七。死后每七日,必延僧侣或羽士礼忏讽经;凡七次,曰做七。” ⒉ 诵读经书。 引 清 龚自珍 《述思古子议》:“童子但宜讽经,安知説经?是为侮经。” ⒈ 朗诵佛经。 例 如:「每天经过庙前都会听到讽经的声音。」 |
朗讽 |
⒈ 高声讽诵。 ⒈ 高声讽诵。 引 明 宋濂 《王冕传》:“尝倣《周礼》,著书一卷,坐卧自随,秘不使人观。更深人寂,輒挑灯朗讽。” 明 李东阳 《坠马后柬萧文明给事长句并呈同游诸君子》诗:“高吟朗讽犹舌存,欹坐仄书书屡误。” |
讽谏 |
⒈ 指下对上,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规劝,使其改正错误。 例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后汉书·张衡传》 英 give advance to one's superior; remonstrate with ruler by clever analogy; ⒈ 以婉言隐语相劝谏。 引 《史记·滑稽列传》:“优孟,故 楚 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諫。”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而 邓肃 进诗,讽諫花石, 京 欲罪之。” 清 彭邦鼎 《闲处光阴》卷上:“《鸳鸯于飞》诗, 管东溟 曰:‘刺 |
讽籀 |
⒈ 讽读。 ⒈ 讽读。 引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学僮十七已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史。” |
讽刺 |
⒈ 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指责和嘲笑。 例 不要讽刺人。 英 satire; mock; ⒈ 以婉言隐语相讥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刺者,达也,诗人讽刺。 引 《周礼》三刺,事叙相达,若针之通结矣。” 唐 高骈 《途次内黄马病寄僧舍呈诸友人》诗:“依违讽刺因行得,澹泊供需不在求。”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别人走路的样子,好像对 梁建 也是一种嘲笑和讽刺。” ⒉ 文艺创作中的表现手法之一。用讥刺或嘲讽的笔法,描写社会生 |
比讽 |
⒈ 以“比”的艺术手法进行讽喻。谓咏诗。 ⒈ 以“比”的艺术手法进行讽喻。 引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韩翃》:“比讽深於 文房,筋节成於 茂政,当时盛称焉。” ⒉ 谓咏诗。 引 宋 曾巩 《九月九日》诗:“献酬兴未薄,比讽思犹骋。” |
反讽 |
词语解释 反讽 [ fǎn fěng ] ⒈ 从反面进行讽刺。 国语辞典 反讽 [ fǎn fèng ] ⒈ 字面或言表与真正意念相反,借以讽刺或增强语文力量。 |
讽旨 |
⒈ 讽喻的旨意。 ⒉ 讽示以旨意。 ⒈ 讽喻的旨意。 引 《后汉书·宦者传·蔡伦》:“伦 初受 竇后 讽旨,诬陷 安帝 祖母 宋贵人。” ⒉ 讽示以旨意。 引 《后汉书·西羌传·滇良》:“至 王莽 辅政,欲燿威德,以怀远为名,乃令译讽旨诸 羌。” |
讽呗 |
⒈ 诵念佛经。 ⒈ 诵念佛经。 引 《新唐书·王缙传》:“禁中祀佛,讽唄斋薰,号‘内道场’。” 清 陈维崧 《万年欢·赠宋子犹先生七十次朱致一原韵》词:“菰芦景略谁知,向窗前讽唄,肆上丸药。” |
微讽 |
|
讽念 |
⒈ 背诵。 ⒈ 背诵。 引 《西游记》第八十回:“却説 三藏 坐在林中,明心见性,讽念那《摩訶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
讽示 |
⒈ 用含蓄的话暗示。 ⒈ 用含蓄的话暗示。 引 郁达夫 《碧浪湖的秋夜》:“聪慧的 满娘,一得到了 幼牧 的讽示,早就明白了。” 周立波 《谈阿Q》:“这是他们引导人生的法子,常常不明说,只是在反话里讽示。” |
见讽 |
词语解释 见讽 [ jiàn fěng ] ⒈ 见“见风”。 引证解释 ⒈ 见“见风”。 |
抽讽 |
⒈ 研读。 ⒈ 研读。 引 章炳麟 《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六书之从形声,十固七八。自 叔然、弘嗣,则有切音。其后或以婆罗门法贯之,宜若调瑟有準,观其纽切,而知其音读者。然抽讽《广韵》,则二百六者勿能辨也。” |
讽励 |
词语解释 讽励 [ fěng lì ] ⒈ 见“讽厉”。 引证解释 ⒈ 见“讽厉”。 |
冷嘲热讽 |
⒈ 尖刻的嘲笑,辛辣的讽刺。 例 他想起曾经受到的冷嘲热讽,心里很是不服。 英 ridicule; burning scorching satire and freezing irony; give sb. a dig; mock rant and rave; ⒈ 尖刻的嘲笑和讽刺。 引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鲁迅 处在黑暗势力统治下面,没有言论自由,所以用冷嘲热讽的杂文形式作战, 鲁迅 是完全正确的。”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三章:“真没有心肝!眼看好好的一个青年人被抓走啦,要丧命啦,你还幸灾乐祸、冷嘲热讽!” |
吟讽 |
|
讽职 |
⒈ 谏官之职。 ⒈ 谏官之职。 引 《南齐书·崔祖思传》:“汉 徵 贡禹 为諫大夫,矢言先策, 夏侯胜 狂直拘繫,出补讽职,伐柯非遐,行之即善。” |
讽多要寡 |
⒈ 讽谕之言多,切要之言少。 ⒈ 讽谕之言多,切要之言少。 引 唐 裴延翰 《<樊川文集>序》:“然骚人之辞,怨刺愤懟,虽援及君臣教化,而不能霑洽持论; 相如、子云,瑰丽诡变,讽多要寡,漫羡无归,不见治乱。” |
讽议 |
⒈ 讽谏议论;婉转地发表议论。 ⒈ 讽谏议论;婉转地发表议论。 引 《后汉书·张衡传》:“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唐 白居易 《采诗官》诗:“不是章句无规刺,渐及朝廷絶讽议。” 王闿运 《陈景雍传》:“知督抚不和,数数讽议,列县羣传其迂,诚不知时变。” |
讽论 |
⒈ 讽喻议论。 ⒈ 讽喻议论。 引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而《集灵》诸赋,偏浅无才,故知长於讽论,不及丽文也。” 《北史·恩幸传·和士开》:“士开 见人将加刑戮,多所营救,既得免罪,即令讽论,责其珍宝,谓之赎命物。” |
讽辞 |
⒈ 讽喻之辞。 ⒈ 讽喻之辞。 引 《后汉书·谢弼传赞》:“邓 不明辟, 梁 不损陵。慊慊 欒 杜 讽辞以兴。” 刘半农 《诗人的修养》:“故观察愈多,所知愈富,则做诗时愈能错综变化其情境,使读者睹此精微高妙之讽辞,心悦诚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