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勾 |
⒈ 勾销。 ⒈ 勾销。 引 《白雪遗音·马头调·佳人无语》:“恨薄倖,天涯阻隔难成就。‘风流’两字,一笔开勾。” |
勾描 |
⒈ 勾画描绘。 例 勾描建筑物的轮廓。 英 delineate; |
勾搭 |
⒈ 引诱或串通做不正当的事。 例 这三个坏人勾搭上了。 英 gang up with; woo; court; ⒈ 引诱或互相串通做不正当的事。 引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这是你两日因独自在家,勾搭上了人。”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那 兰花 见勾搭 朱小官人 不上,别寻主顾,就去勾搭那伙计 邢权。”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七:“胡子撤走,你家一根谷草也没丢,你这不是跟胡子勾搭连环?” ⒈ 引诱。通常指男女之间的私情。 引 《红楼梦·第六四回 |
溜勾子 |
词语解释 溜勾子 [ liū gōu zǐ ] ⒈ 见“溜钩子”。 引证解释 ⒈ 见“溜钩子”。 |
勾栏 |
⒈ 宋元时百戏杂剧演出的场所。后来指妓院。 例 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东角楼街巷》 英 house of ill fome; brothel; wholehouse; ⒈ 栏杆。 引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赵州 石桥甚工,磨礲密緻如削焉。望之如初日出云,长虹饮涧,上有勾栏,皆石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五:“今人动称‘勾栏’为教坊,《甘泽謡》辨云:‘ 汉 有 顾成庙,设勾栏以扶老人。非教坊也。’教坊 |
勾刀 |
⒈ 镰刀类的弯形农具。用以割草或稻禾等。 ⒈ 镰刀类的弯形农具。用以割草或稻禾等。 引 任大星 《小女伴月华》:“她每天一早跟妈妈一起带着勾刀上山去割草,天黑了才回家。” |
勾魂摄魄 |
⒈ 形容事物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使人心神摇荡,不能自制。 ⒈ 勾取灵魂。 引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因为他帮同勾魂摄魄,大家就称之为‘无常’;又以其本是生魂也,则别之曰‘阳’,但从此便和‘活无常’隐然相混了。” 郭沫若 《虎符》第二幕:“魏王 :听说他有一项本领,能够勾魂摄魄。” ⒉ 极言其有吸引人的魅力。 引 《黑籍冤魂》第十五回:“那僕人一听,乡音入耳,已是关心;更兼那燕语鶯声,勾魂摄魄,要走哪里走得过去?” |
勾核 |
词语解释 勾核 [ gōu hé ] ⒈ 见“勾覆”。 引证解释 ⒈ 见“勾覆”。 |
检勾 |
⒈ 亦作“检句”。 ⒈ 亦作“检句”。稽查,检察。 引 《旧唐书·蒋沇传》:“长史 韩朝宗、裴迥 咸以推覆检勾之任委之,处事平允,剖断精当,动为羣僚楷式。” 《新唐书·蒋沇传》:“河南 尹 韩朝宗、裴迥 尝委讯覆检句,而处事平,剖断精允,羣寮莫能望也。” |
勾龙 |
⒈ 社神名。 ⒉ 复姓。宋有勾龙如渊。见《宋史》。 ⒈ 社神名。 引 汉 蔡邕 《独断》卷上:“社神,盖 共工氏 之子 勾龙 也,能水土,帝 顓頊 之世,举以为土正。天下赖其功, 尧 祠以为社。” ⒉ 复姓。 宋 有 勾龙如渊。见《宋史》。 |
阕勾 |
|
勾索 |
⒈ 钩稽考索。 ⒈ 钩稽考索。 引 孔祥贤 《杂议<陈寅恪文集>的出版》:“大至一个学术流派兴衰的经过,一位历史人物生平的勾索,一部文学作品创作的缘起及评价,小至一个词语的考证,一项语义的诠释,无不令人心悦诚服。” |
勾罗 |
⒈ 犹勾引。 ⒈ 犹勾引。 引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一折:“你那里话儿多,廝勾罗,你正是剔蝎撩蜂,暴虎凴河。” |
勾乙 |
⒈ 在报刊书籍的某些词句两端,画上形状象‘乙’的记号(「」),表示要抄录下来,作为资料。 ⒈ 在报刊书籍的某些词句两端画上象“乙”的记号,表示要抄录下来作为资料。 ⒈ 在报刊书籍的某些词句两端,标上引号(「」),表示要抄录下来的资料,因引号易画成像乙的形状,故称为「勾乙」。 |
勾股数 |
词语解释 勾股数(勾股數) [ gōu gǔ shù ] ⒈ 能分别是某个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长的三个整数,称为“勾股数”。不定方程x2+y2=z2的每一组正整数解都是勾股数。 |
勾牵 |
⒈ 牵挂;牵连。 ⒈ 牵挂;牵连。 引 唐 白居易 《睡觉》诗:“五欲已销诸念息,世间无境可勾牵。” 唐 杨巨源 《寄江州白司马》诗:“莫谩勾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 《朱子语类》卷六五:“所谓得五成六者,一纔勾牵着五,便是箇六。” ⒈ 勾引、引起。 引 宋·杨无咎〈玉烛新·荒山藏古寺〉词:「判不寐、勾牵幽思。谁伴我、香宿蜂媒,光浮月亮。」 |
勾三搭四 |
⒈ 谓引诱和调戏妇女。是“勾搭”的嵌词式,起加重语气作用。 ⒈ 谓引诱和调戏妇女。是“勾搭”的嵌词式,起加重语气作用。 引 欧阳山 《三家巷》第一章:“你只管去勾三搭四,什么烂货使妈,婊子娘姨,我眼不见,只当是干净。” |
折勾 |
|
勾达甲坼 |
⒈ 谓草木种子皮裂而萌芽。 ⒈ 谓草木种子皮裂而萌芽。 引 宋 苏舜钦 《复辨》:“及乎雷奋雨润,勾达甲坼,其仁则著矣,心则散而莫见矣。” 亦省作“勾甲”。 宋 沉辽 《德相惠新茶复次前韵奉谢》:“百草尚勾甲,灵芽已先捷。” |
勾取 |
⒈ 提取(与案情有关的人犯) 例 至次日坐堂,勾取一干有名人犯,雨村详加审问。——《红楼梦》 英 bring (a criminal) before the bar; ⒈ 征取;征调。 引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一折:“老夫 王翛然,奉圣人之命,着往 河南路 勾还义细军,本合着有司家勾取,恐怕有司家扰民,老夫亲自勾军,来到此 开封府 西军庄。”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五·靖难功》:“浙 东 袁珙,天下相法第一,乞假以其名隶尺籍,勾取到 燕,使相之。” ⒉ 谓传讯、提审犯人。 |
勾差 |
⒈ 捕人的差役。 ⒈ 捕人的差役。 引 清 袁枚 《新齐谐·长鬼被缚》:“沉 叩以何处来?长人云:‘ 张某 当死,余为勾差,当先来与其家堂神説明,再动手勾捉。’” |
勾征 |
⒈ 犹言搜括聚敛。 ⒈ 犹言搜括聚敛。 引 《旧唐书·韦巨源传》:“巨源 屡践台辅,专行勾徵,废越条章,崇尚侵刻,树怨天下,剥害生灵,兆庶流离,户口减耗。” |
勾扰 |
⒈ 勾取骚扰。 ⒈ 勾取骚扰。 引 《元典章·户部三·户计》:“各翼新附,军人俱有定籍,民户已有抄数,到官户册各依己籍为定,不许军官径直差人勾扰百姓充军,是为便当。” 《元典章·户部八·课程》:“省茶司强差无俸司吏出往外郡,名为分司,恣意勾扰,取受钱物,害及良民。” 《水浒传》第三五回:“你兄弟 宋清 未回之时,多得 朱仝、雷横 的气力,向后只动了一个海捕文书,再也不曾来勾扰。” ⒈ 打扰、叨扰。 引 《水浒传·第三五回》 |
勾甲 |
词语解释 勾甲 [ gōu jiǎ ] ⒈ 见“勾达甲坼”。 引证解释 ⒈ 见“勾达甲坼”。 |
勾划 |
⒈ 勾勒描绘。 ⒈ 勾勒描绘。 引 马南邨 《燕山夜话·书画同源一例》:“当他见到客观的某些事物,特别引起他的注意,兴之所至,用笔墨把它们的形象勾划下来,这不就是一幅画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