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救 |
⒈ 捍卫,救援。 ⒈ 捍卫,救援。 引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后序》:“盖病迫腠理而始服消散之方,水决隄防而徐议捍救之策,晚矣!” 梁启超 《新民说·论国家思想》:“欲使其团结永不散,补助永不亏,捍救永不误,利益永不穷,则必人人焉知吾一身之上,更有大而要者存。” |
雕捍 |
⒈ 亦作“雕悍”。 ⒉ 像雕一样迅猛强悍。 ⒈ 亦作“雕悍”。像雕一样迅猛强悍。 引 《史记·货殖列传》:“上谷 至 辽东,地踔远,人民希,数被冠,大与 赵 代 俗相类,而民雕捍少虑,有鱼盐枣栗之饶。” 司马贞 索隐:“人雕悍,言如雕性之捷捍也。” |
捍蔽 |
⒈ 遮挡;护卫。 例 捍蔽东南。 英 shield; ⒈ 犹屏藩。 引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安边》:“置 匈奴 於 五原 塞下,全其部落,得为捍蔽,又不离其土俗,因而抚之。” 《水浒后传》第二三回:“三镇为 汴京 捍蔽。若割以与之,则 汴京 势孤,无险可守。” |
距捍 |
⒈ 对抗;抵御。距,通“拒”。 ⒈ 对抗;抵御。距,通“拒”。 引 《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二邦合从,东西唱和,互相扇动,距捍中国。” 李周翰 注:“言相合扇动,併力以御中国。” |
捍卫 |
⒈ 保护;防卫。 例 捍卫边疆。 英 defend; guard; protect; ⒈ 防卫;护卫。 引 《宋书·何承天传》:“因民所居,并修农战,无动众之劳,有捍衞之实。” 《新唐书·秦琼传》:“﹝ 李密 ﹞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 叔宝 捍衞得免。” 清 龙启瑞 《复唐子实书》:“围城中屡接惠书,极知尊人暨贤昆仲捍衞之劳。” 张书绅 《正气歌》:“古往今来,有多少革命者、科学家为捍卫真理而献出了生命,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⒈ 保卫、防卫。 引 《宋书 |
捍拨 |
⒈ 弹奏琵琶用的拨子。因其质地坚实,故称。 ⒈ 弹奏琵琶用的拨子。因其质地坚实,故称。 引 唐 元稹 《琵琶歌》:“泪垂捍拨朱絃湿,冰泉呜咽流鶯涩。” 《新唐书·礼乐志十一》:“象牙为捍拨。” 前蜀 牛峤 《西溪子》词:“捍拨双盘金凤,蝉鬢玉釵摇动。” 宋 苏轼 《谏买浙灯状》:“﹝ 明皇 ﹞又令 益州 织半臂背子、琵琶捍拨、鏤牙合子等。” |
捍棒 |
⒈ 棍棒。 ⒈ 棍棒。 引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二:“﹝ 熙寧 ﹞五年八月,别立定人数为额,令教习弩、鎗、刀、摽、牌、捍棒。” |
捍牌 |
⒈ 一种盾牌类的防御武器。 ⒈ 一种盾牌类的防御武器。 引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经畧又命火攻,先为捍牌御鎗礮,众挟膏薪随之。” |
藩捍 |
⒈ 亦作“藩扞”。 ⒉ 守御,保卫。 ⒊ 指卫国之臣。 ⒈ 亦作“藩扞”。 ⒉ 守御,保卫。 引 汉 贾谊 《新书·益壤》:“陛下所恃以为藩捍者,以 代 淮阳 耳。” 《新五代史·杂传四·王师范》:“诸镇有兵,所以藩扞天子,今天子危辱,而诸镇反以兵自卫。” ⒊ 指卫国之臣。 引 《晋书·殷仲堪传》:“帝以 会稽王 非社稷之臣,擢所亲幸以为藩捍。” |
捍马 |
⒈ 凶悍的烈马。捍,通“悍”。 ⒈ 凶悍的烈马。捍,通“悍”。 引 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惑於愚儒之文词,以疑贤士之谋,举浮淫之蠹,加之功实之上,而欲国之治,犹释阶而欲登高,无衔橛而御捍马也。” |
堤捍 |
⒈ 堤岸。 ⒈ 堤岸。 引 宋 张淏 《云谷杂记·艮岳》:“凿池为溪涧,叠石为隄捍,任其石之性,不加斧凿,因其餘土,积而为山。” |
对捍 |
⒈ 犹对抗。 ⒈ 犹对抗。 引 《北史·宋繇传》:“对捍詔使,无人臣之礼大不敬者,死。” 《唐律·职制·指斥乘舆》:“对捍制使而无人臣之礼者,绞。” |
捍拒 |
⒈ 抵挡抗拒。 英 resist; ⒈ 抗拒。 引 《三国志·蜀志·姜维传》:“及 兴势 之役, 王平 捍拒 曹爽。”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妾 黄保宁 妻 汤氏 也,在此为强暴所逼,以死捍拒,卒被数刃以死。” |
捍逆 |
⒈ 犹违背。 ⒈ 犹违背。 引 章炳麟 《四惑论》:“郭象 説之曰:‘自古或有能违父母之命者,未有能违阴阳之变而距昼夜之节者也。死生犹昼夜耳,时当死而横不听之,则适足捍逆於理。’此明以死为自然规则,不可旅距矣。” |
批捍 |
|
跄捍 |
|
逆捍 |
|
防捍 |
⒈ 防卫,抵御。 ⒈ 防卫,抵御。 引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战经二百日,不尅。城惟一井,井深四十丈,山势峻峭,不容防捍,潜作地道取井。” 《陈书·樊毅传》:“京口、採石,俱是要所,各须鋭卒数千,金翅二百,都下 江 中,上下防捍。” 唐 元结 《奏免科率等状》:“去年又贼逼州界,防捍一百餘日。” |
边捍 |
⒈ 亦作“边扞”。 ⒉ 边防,边境防务。 ⒈ 亦作“边扞”。边防,边境防务。 引 《宋书·氐胡传·略阳清水氐杨氏》:“顷破家为国,母妻子弟并坠没虏中,不顾孝道,陈力边捍,竭忠尽诚,未为朝廷所识。” 《魏书·释老志》:“请听 苟子 等还乡课输,俭乏之年,周给贫寡,若有不虞,以拟边捍。” 《周书·文帝纪上》:“朝廷若以 悦(侯莫陈悦 )为边扞,乞处以 瓜 凉 一藩。” 唐 苏颋 《授高仙芝右羽林军大将军制》:“宜復官资,更为边扞。 |
捍遏 |
⒈ 以武力阻隔。 ⒈ 以武力阻隔。 引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又据 高平、谅山 二道,以捍遏内地。” |
捍制 |
⒈ 控制。 ⒈ 控制。 引 唐 李涉 《寄河阳从事杨潜》诗:“一从戎马来 幽蓟,山谷虎狼无捍制。” |
兵为邦捍 |
词语解释 ⒈ 兵:军队;邦:国家;捍:捍卫。军队是国家的保障。 |
剽捍 |
|
抵捍 |
词语解释 抵捍 [ dǐ hàn ] ⒈ 见“抵扞”。 引证解释 ⒈ 见“抵扞”。 |
御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