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优校网! 收藏本页 手机访问
今天是:

牍的组词

牍字的常见组词有:箧牍、剡牍、往牍、札牍、奏牍、章牍、文牍、谳牍、盈篇累牍、文牍主义、禀牍、遗牍、辍毫栖牍、牒牍、牍聿、牍尾、牍书、牍背、觚牍、匦牍、玉牍、援牍、狱牍、三千牍、削牍、宪牍、书牍、试牍、讼牍、私牍、素牍、讯牍、让牍、庆牍、篇牍、判牍、积牍、荐牍、笺牍、简牍、木牍、谬牍、连篇累牍、连篇絫牍、吏牍、翰牍、进牍、累牍连篇、累牍、卷牍、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牍字相关信息

  • 拼音
  • 部首
  • 总笔画12画
  • 统一码724D
  • 五笔THGD
  • 仓颉LLJNK
  • 郑码NXTG
  • 四角24084

牍dúㄉㄨˊ 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文~(公文)。尺~(书信)。案~。 古代乐

含牍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章牍
连编累牍 ⒈ 同“连篇累牍”。 ⒈ 同“连篇累牘”。 引 《花月痕》第三回:“虽终日兀坐车中,不发一语,其实连编累牘也写不了他胸中情绪。”
讯牍
箧牍
庆牍
削牍
尺二寸牍 ⒈ 一尺二寸长的简牍。 ⒈ 一尺二寸长的简牍。 引 《汉书·匈奴传上》:“中行説 令单于以尺二寸牘,及印封皆令广长大,倨驁其辞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 匈奴 大单于敬问 汉皇帝 无恙’,所以遗物言语亦云云。” 亦省称“尺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张仪 檄 楚,书以尺二。”
遗牍
尺一牍 词语解释 尺一牍 [ chǐ yī dú ] ⒈ 见“尺一”。 引证解释 ⒈ 见“尺一”。
吏牍 ⒈ 公文。 ⒈ 公文。 引 宋 陆游 《秋怀》诗:“讼氓满庭閙如市,吏牘围坐高於城。” 清 许承钦 《兵至》诗:“爱养天心嗇,诛求吏牘能。”
秉牍 ⒈ 手持简牍。 ⒈ 手持简牍。 引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秉牘以驱龄,洒翰以伐性。”
牍书
陈牍 ⒈ 陈旧的简牍。指古籍。 ⒈ 陈旧的简牍。指古籍。 引 清 魏源 《村居杂兴呈筠谷从兄》诗之四:“水流花谢中,何处寻陈牘?”
篇牍
连篇累牍 ⒈ 牍:古代写字用的竹、木简。形容文字冗长罗嗦。 例 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隋书·李谔传》 英 an endless assortment of articles; column after column; keep on repeating the insipid talk; lengthy and tedious writings; pages and pages of persiflage; ⒈ 形容篇幅多,文辞长。 引 《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法》:“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牘,肆笔而成。” 续范亭 《中山图书馆落成纪念》诗
版牍 ⒈ 古代书写用的薄木片。 ⒈ 古代书写用的薄木片。 引 汉 王充 《论衡·卜筮》:“如蓍龟为若版牘,兆数为若书字,象类人君出教令乎,则天地口耳何在而有教令?” 唐 刘禹锡 《国学新修五经壁记》:“乃折坚木,负墉而庇之,其制如版牘而高广。”
匦牍
翰牍 ⒈ 书籍;书札文牍。 ⒈ 书籍;书札文牍。 引 《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求之载籍,翰牘所未纪;讯之遗老,耳目所未接。” 李周翰 注:“翰,笔也。牘,版,所以书记事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 钱昱 ﹞尤善翰牘, 太宗 取閲,深爱之。” 清 钱泳 《履园丛话·书学·赵松雪》:“吾儕既要学书,碑版翰牘,须得兼备。碑版之书其用少,翰牘之书其用多。”
军牍 ⒈ 军中文书公牍。 ⒈ 军中文书公牍。 引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王兰泉》:“詔令入军营视状,知军牘皆先生一人经画。”
抱牍 ⒈ 抱持案牍。谓办理公文。 ⒈ 抱持案牍。谓办理公文。 引 宋 黄庭坚 《僧景宣相访寄法王航禅师》诗:“抱牘稍退鳧鶩行,倦禪时作橐驼坐。” 明 袁宏道 《与皇甫二泉书》:“抱牘之苦,甚於抱病;簿领之趣,恶於药饵。” ⒈ 掌管文件,办理公文。 引 宋·黄庭坚〈僧景宣相访寄法王航禅师〉诗:「抱牍稍退凫鹜行,倦禅时作橐驼坐。」
笺牍 ⒈ 信札。 英 letter; ⒈ 文书。 引 宋 苏轼 《答许状元启》:“忽承牋牘之临,皆自听闻之误。”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五》:“宋 刘穆之 目览词讼,手答牋牘。”
案牍 ⒈ 公事文书。 例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刘禹锡《陋室铭》 英 official correspondence; ⒈ 官府文书。 引 南朝 齐 谢朓 《落日怅望》诗:“情嗜幸非多,案牘偏为寡。”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一》:“以 江西 民喜讼,多窃去案牘,而州县不能制, 湛 为立千丈架阁。”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观其体製,又略与案牘之文同科,盖行文之法,固不外徵引及判断二端也。” ⒈ 公务文书。 引 南朝齐·谢朓〈落日怅望〉诗:「情嗜
联篇累牍 ⒈ 形容文字甚多。 ⒈ 形容文字甚多。按,今常用指文字冗长,篇幅过多,带贬意。 引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品》:“友人 周海庐 与之暱,赠以诗,不啻联篇累牘。” 例 如:他写起文章来总是联篇累牍,不善剪裁。
苞苴竿牍 ⒈ 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⒈ 苞苴,行贿的礼物。竿牍,请托信。苞苴竿牍指行贿请托。 引 《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
补牍 ⒈ 宋赵普曾荐贤于太祖,不用。屡奏,太祖碎其牍,普仍缀补破牍复奏,太祖省悟,卒用其人。事见《宋史·赵普传》。后遂用为忠贞事君的典故。 ⒉ 补为公牍。 ⒈ 宋 赵普 曾荐贤于 太祖,不用。屡奏, 太祖 碎其牍, 普 仍缀补破牍复奏, 太祖 省悟,卒用其人。事见《宋史·赵普传》。后遂用为忠贞事君的典故。 引 清 吴伟业 《寿总宪龚公芝麓》诗:“即君致身已鼎足,正色趋朝勤补牘。”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二》:“彼其潜孚默惮,有存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