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贤黜恶 |
⒈ 犹言进贤黜佞。 ⒈ 犹言进贤黜佞。 引 明 李东阳 《送宪副李君提学浙江序》:“进贤黜恶,励勤惩惰,恬退有奬,奔竞有罚,责之周而任之重矣。” |
黜位削地 |
|
黜陟幽明 |
|
黜幽 |
|
纠黜 |
⒈ 查察其罪而加以贬斥。 ⒈ 查察其罪而加以贬斥。 引 《后汉书·五行志二》:“大将军 何进 以内宠外嬖,积恶日久,欲悉纠黜,以隆 更始 宂政,而太后持疑,事久不决。” 《明史·顾佐传》:“﹝帝﹞还復赐敕,令约束诸御史。於是纠黜贪纵,朝纲肃然。” |
黜除 |
|
黜典 |
|
简黜 |
⒈ 废黜。 ⒈ 废黜。 引 汉 桓宽 《盐铁论·除狭》:“是以贤者进用,不肖者简黜。” |
黜奢崇俭 |
⒈ 革除奢华,崇尚俭朴。 ⒈ 革除奢华,崇尚俭仆。 引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嘉庆 某年,御製《观龙舟诗》,命词臣賡和。众皆窘於水嬉嬉字韵,独 钱唐 陈太史 嵩庆 句云:‘万国鱼龙呈曼衍,九重珠玉戒荒嬉。’葢上方以‘黜奢崇俭论’示廷臣也。” 清 谭嗣同 《仁学》二十:“本无所谓奢俭,而妄生分别以为之名,又为之教曰黜奢崇俭。” |
罢黜 |
⒈ 贬低并排斥。 例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汉书·武帝纪赞》 英 belittle and reject; ⒉ 即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儒学大师董仲舒在上汉武帝的“天人三策”中,提出凡“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建议以儒家思想作封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就历史上所指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建议得到汉武帝的采纳,开始在长安设太学,专讲儒家经典《诗》、《书》、《易》、《礼》、《春秋》等,起用大 |
进黜 |
⒈ 进升或黜退职位。 ⒈ 进升或黜退职位。 引 《魏书·高阳王雍传》:“又令僕卿相,任情进黜,迁官授职,多不经旬。” 宋 苏舜钦 《内园使连州刺史知代州刘公墓志》:“至道 初,将命二 浙 按察民事,进黜郡县吏数十人,立得报可,议者愜之。” |
诛黜 |
|
显黜 |
|
黜逐 |
|
削黜 |
|
黜退 |
|
黜殡 |
⒈ 在内室殡敛,不居正堂。 ⒈ 在内室殡敛,不居正堂。 引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黜殯之请,至诚恳惻。” |
责黜 |
|
屏黜 |
|
黜官 |
|
倾黜 |
|
扶正黜邪 |
⒈ 扶助正道,除去邪恶。 ⒈ 扶助正道,除去邪恶。 引 汉 蔡邕 《对诏问灾异》:“圣意勤勤,欲清流荡浊,扶正黜邪。” ⒈ 扶助正义,去除邪恶。 引 汉·蔡邕〈对诏问灾异八事〉:「圣意勤勤,欲流清荡渴,扶正黜邪。」 |
黜遣 |
|
革黜 |
⒈ 罢免,斥退。 ⒈ 罢免,斥退。 引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贼盗上》:“如捕役係新进不肖之人,更须革黜,以儆其餘。” |
黜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