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毖 |
|
训毖 |
|
毖祀 |
⒈ 谨慎祭祀。 ⒈ 谨慎祭祀。 引 《书·洛诰》:“予冲子夙夜毖祀。” 孔 传:“言政化由公而立,我童子徒早起夜寐,慎其祭祀而已。”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毖祀钦明,祝史惟谈。” 宋 欧阳修 《翠旌诗》:“竹宫歌毖祀,雅曲播遗声。” ⒈ 谨慎祭祀。 引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毖祀钦明,祝史惟谈。」 |
毖重 |
⒈ 慎重。 ⒈ 慎重。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告命失故事》:“已而 刘元瑜、王琪 降官,直以敕牒。 引 刘(刘原甫 )又言非朝廷赏罚训誥毖重之意。” |
勤毖 |
|
惩毖 |
⒈ 见“惩前毖后”。 ⒈ 见“惩前毖后”。 ⒈ 以从前的过失为教训,戒慎不再犯错。参见「惩前毖后」条。 引 《明史·卷二三三·姜应麟传》:「陈天下五大弊:曰加派病民,曰邮传过削,曰搜剔愈精,头绪愈乱,曰惩毖愈甚,颓废愈多,曰督责愈急,蒙蔽愈深。」 |
毖涌 |
⒈ 指泉水涌流。毖,通“泌”。 ⒈ 指泉水涌流。毖,通“泌”。 引 《文选·左思<魏都赋>》:“温泉毖涌而自浪。” 李善 注:“《説文》曰:‘泌,水駃流也。’泌与毖同。” 《宋书·王弘传》:“陛下圣哲御世,光隆中兴,宜休徵表祥,醴泉毖涌。” |
慎毖 |
|
惩前毖后 |
⒈ 惩处以前的过错,戒慎今后再犯。 英 learn a lesson from the past to avoid future mistakes; ⒈ 亦省作亦省作“惩毖”。 引 语本《诗·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明 张居正 《答河道吴自湖计河漕书》:“顷 丹阳 浅阻,当事诸公毕智竭力,仅克有济,惩前毖后,预为先事之图可也。” 《清史稿·兵志二》:“同治 中兴以后,疆臣列帅,惩前毖后,渐改练勇巡防之制。” 毛泽东 《整顿党的作风》:“对以前的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讲情面,要以科学的态 |
毖慎 |
⒈ 谨慎。 ⒈ 谨慎。 引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评论·吕焦二书》:“君子处末世,即著书立言,亦当毖慎,况其他乎?”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辽左弃地》:“夷夏之防,比前毖慎。” |
谦毖 |
|
鉴前毖后 |
⒈ 谓把过去的错误引为借鉴,以后谨慎行事,避免重犯。 ⒈ 谓把过去的错误引为借鉴,以后谨慎行事,避免重犯。 引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艺文下·老林说》:“鑑前毖后,通三省而筹之,为曲突徙薪之计,建久安长治之谋。” |
深毖 |
|
毖勅 |
|
诰毖 |
|
毖宁 |
⒈ 参见:毖宁,毖宁。 ⒈ 后因谓劳民征讨,始得安宁为“毖寧”。 引 语出《书·大诰》:“天亦惟用勤毖我民,若有疾,予曷敢不于前寧人攸受休毕”。 孔颖达 疏:“天慎劳民使成功,亦当勤劳民使安寧”。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猾夏之渐》:“今者海氛未靖,讥察当严,揖盗开门,后患宜毖宁。” |
敕始毖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