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遯 |
|
玄遯 |
|
高遯 |
词语解释 高遯 [ gāo dùn ] ⒈ 见“高遁”。 引证解释 ⒈ 见“高遁”。 |
吏遯 |
⒈ 犹吏隐。 ⒈ 犹吏隐。详“吏隐”。 引 明 许潮 《武陵春》:“近有君山父老、青谿道士、山中人、太上隐者、沧浪渔父,皆不著名於世,同处於此。盖世有肥遯、有嘉遯、有吏遯,若吾辈又所谓玄遯者也。” |
流遯 |
⒈ 同“流遁”。流亡隐遁。 ⒈ 同“流遁”。 引 《后汉书·张衡传》:“夫情胜其性,流遯忘反,岂唯不肖,中才皆然。” 晋 葛洪 《抱朴子·辞义》:“不能拯风俗之流遯,世涂之陵夷,通疑者之路,賑贫者之乏,何异春华不为肴粮之用,茝蕙不救冰寒之急。” ⒉ 流亡隐遁。 引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方今六合未康,豺豕当路……益宜振起道义之徒,以敦流遯之弊。” |
蜚遯 |
|
鼠遯 |
|
幽遯 |
|
冥遯 |
|
宵遯 |
|
肥遯 |
⒈ 《易·遯》:“上九,肥遁,无不利。”孔颖达疏:“子夏传曰:'肥,饶裕也。'……上九最在外极,无应于内,心无疑顾,是遁之最优,故曰肥遁。”后因称退隐为“肥遯”。 ⒈ 后因称退隐为“肥遯”。 引 《易·遯》:“上九,肥遯,无不利。” 孔颖达 疏:“子夏 传曰:‘肥,饶裕也。’……上九最在外极,无应於内,心无疑顾,是遯之最优,故曰肥遯。” 《三国志·蜀志·许靖等传论》:“秦宓 始慕肥遯之高,而无若愚之实。然专对有餘,文 |
嘉遯 |
⒈ 亦作“嘉遁”。 ⒉ 旧时谓合乎正道的退隐,合乎时宜的隐遁。 ⒈ 亦作“嘉遁”。旧时谓合乎正道的退隐,合乎时宜的隐遁。 引 《易·遯》:“嘉遯贞吉,以正志也。”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在乾之姤,匿景藏光,嘉遁养浩,韜韞儒墨,潜化傍流,畅于殊俗。” 宋 范仲淹 《祭吕相公文》:“辞去台衡,命登公衮,以养高年,如处嘉遁。” 明 许潮 《武陵春》:“盖世有肥遯,有嘉遯,有吏遯,若吾辈又所谓玄遯者也。” 汤用彤 《汉魏两晋 |
深遯 |
|
行遯 |
|
遐遯 |
|
肥遯鸣高 |
⒈ 退隐避世,自鸣清高。 ⒈ 退隐避世,自鸣清高。 引 《老残游记》第六回:“昨儿听先生鄙薄那肥遯鸣高的人,説道:‘天地生才有限,不宜妄自菲薄。’” ⒈ 逃世隐居而自得其乐。也作「飞遯离俗」。 引 《老残游记·第六回》:「昨儿听先生鄙薄那肥遯鸣高的人,说道:『天地生才有限,不宜妄自菲薄。』」 |
奔遯 |
⒈ 亦作“奔遁”。 ⒉ 犹奔逃。 ⒈ 亦作“奔遁”。犹奔逃。遯,一本作“遁”。 引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从横骆驛,奔遯相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