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 |
⒈ 即蓟丘。 ⒈ 即 蓟丘。参见“蓟丘”。 引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古蓟门》:“京师古 蓟 地,以蓟草多得名……今都城 德胜门 外有 土城关,相传是古 蓟门 遗址,亦曰 蓟邱。” ⒈ 地名。在今河北省北平市德胜门外,旧时为边防要地,今则为燕京八景之一。 |
蓟丘 |
⒈ 亦作“蓟丘”。 ⒉ 古地名。在北京城西德胜门外西北隅。 ⒈ 亦作“蓟邱”。古地名。在 北京 城西 德胜门 外西北隅。 引 《史记·乐毅列传》:“乐毅 报遗 燕惠王 书曰:‘ 蓟丘 之植,植於 汶 篁。’” 张守节 正义:“幽州 蓟 地西北隅,有 蓟丘。”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古迹》:“蓟丘,在县西 德胜门 外五里西北隅,即古 蓟门 也。旧有楼臺并废,止存二土阜,旁多林木,翳鬱苍翠,为京师八景之一,名曰‘ 蓟门 烟树’。” 明 蒋一葵 《长安 |
马蓟 |
|
山蓟 |
|
大蓟 |
词语解释 大蓟 [ dà jì ] ⒈ 菊科。多年生草木。茎直立。叶羽状,有刺。花紫红色或玫瑰色,偶有白色。中医以全草入药,有凉血、止血的功效。 引证解释 ⒈ 菊科。多年生草木。茎直立。叶羽状,有刺。花紫红色或玫瑰色,偶有白色。中医以全草入药,有凉血、止血的功效。 |
刺蓟 |
⒈ 泛称大蓟、小蓟。因叶皆有刺,故称。 ⒈ 泛称大蓟、小蓟。因叶皆有刺,故称。 引 宋 晁补之 《收麦呈王松龄秀才》诗:“东山刺蓟深一尺,负郭家近饶盘餐。”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大蓟小蓟》﹝释名﹞:“虎蓟、马蓟、猫蓟、刺蓟、山牛蒡、鸡头草、千针草、野红花:弘景 曰:‘大蓟是虎蓟,小蓟是猫蓟,叶并多刺,相似。田野甚多,方药少用。’”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大蓟小蓟》﹝附方﹞:“心热吐血,口乾。用刺蓟叶及根 |
小蓟 |
|
辽蓟 |
⒈ 指辽地(今辽宁)和蓟地(今北京市和河北省东北)。因两地邻接而并称。 ⒈ 指 辽 地(今 辽宁 )和 蓟 地(今 北京市 和 河北省 东北)。因两地邻接而并称。 引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颇事侠兴,多浪迹於 辽 蓟 贵豪间。” 清 王韬 《淞隐漫录·女侠》:“生既入京,遂游 辽、蓟、三韩、百济,足跡遍焉。” |
幽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