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伯钓鳌 |
词语解释 ⒈ 龙伯:传说中的国名;鳌:大龟。龙伯国的人钓起六条鳌。比喻非凡的事业。 |
鳌背 |
|
钓鳌手 |
⒈ 钓鳌客。 ⒈ 钓鳌客。参见“钓鼇客”。 引 元 关汉卿 《陈母教子》第二折:“二哥哥枉展污了你那折桂攀蟾的钓鰲手。” 元 无名氏 《九世同居》第二折:“吾心已休,甘心退守,老却当年钓鰲手。” |
钓鳌 |
⒈ 见“钓鳌”。 ⒈ 后因以“钓鼇”喻抱负远大或举止豪迈。 引 《列子·汤问》:“﹝ 勃海 之东有五山,﹞而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蹔峙焉。仙圣毒之,诉之於帝。帝恐流於西极,失羣圣之居,乃命 禺彊 使巨鼇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 龙伯之国 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於是 岱舆、员嶠 二山流於北极,沉於大海。” 唐 李白 《悲 |
鳌掷鲸呿 |
|
鳌戴 |
|
鳌愤龙愁 |
|
金鳌 |
⒈ 见“金鳌”。 ⒈ 亦作“金鰲”。 神话中海中金色巨龟。一说,巨鳖。见《楚辞·天问》“鼇戴山抃,何以安之” 汉 王逸 注。 引 唐 王建 《宫词》之一:“蓬莱 正殿压金鼇,红日初生碧海涛。” 宋 柳永 《巫山一段云》词:“几回山脚弄云涛,彷彿见金鼇。” ⒉ 比喻地位高贵者。 引 明 方孔炤 《苍天》诗:“万岁山 折苍天崩,金鰲社鼠同一坑。” ⒊ 比喻临水山丘。 引 宋 陆游 《平云亭》诗:“满榼芳醪何处倾?金鼇背上得同行。” 元 张可久 |
六鳌 |
⒈ 见“六鳌”。 ⒈ 亦作“六鰲”。神话中负载五仙山的六只大龟。相传 渤海 之东,有一深壑,中有 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 五山,乃仙圣所居之地。然五山皆浮于海,常随潮波上下往还。“帝恐流於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 禺彊 使巨鼇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 龙伯 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於是 岱舆、员嶠 二山流於北极,沉於大 |
鳌甲 |
|
云鳌 |
|
鳌宫 |
|
架鳌 |
⒈ 犹言占鳌头。喻应试得中。 ⒈ 犹言占鳌头。喻应试得中。 引 宋 曾巩 《回人谢馆职启》:“较雕龙之丽藻,利架鼇之秘局。” |
鳌署 |
|
鳌山 |
|
持鳌下酒 |
词语解释 ⒈ 旧指文人嗜蟹嗜酒,逃避现实。 |
鳌海 |
|
鹏鳌 |
|
钓鳌人 |
⒈ 钓鳌客。 ⒈ 钓鳌客。参见“钓鼇客”。 引 唐 翁洮 《赠方干先生》诗:“独向 若耶溪 上住,谁知不是钓鰲人。”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二折:“本是箇钓鰲人,倒做了扶犁叟。” |
鳌禁 |
|
钓鳌客 |
⒈ 见“钓鳌客”。 ⒈ 谓有远大抱负或豪迈不羁的人。参见“钓鼇”。 引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狂谲》:“王严光 颇有文才而性卓诡,既无所达,自称‘钓鰲客’,巡歷郡县,求麻铁之资,云造钓具。”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钓巨鳌》:“会昌 四年, 李相公 绅 节镇 淮南 日…… 张祐 遂修刺謁之,诗题衔‘钓鼇客’,将俟便呈之。相国遂令延入,怒其狂诞,欲於言下挫之。及见 祐,不候,从容及问曰:‘秀才既解钓鼇,以何物为竿?’ 祐 对曰: |
鳌波 |
|
鳌丘 |
|
灵鳌 |
⒈ 神话传说中的巨龟。语出《楚辞·天问》:“鳌戴山抃,何以安之?”王逸注引《列仙传》:“有巨灵之鳌,背负蓬莱之山而抃舞。” ⒈ 神话传说中的巨龟。 引 语出《楚辞·天问》:“鼇戴山抃,何以安之?” 王逸 注引《列仙传》:“有巨灵之鼇,背负 蓬莱之山 而抃舞。” 三国 魏 曹植 《远游篇》:“灵鼇戴 方丈,神岳儼嵯峩!” 唐 李商隐 《韩碑》诗:“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鼇蟠以螭。” 元 周权 《九日偕友登东岩定香寺》诗:“当时补 |
鳌鸣鳖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