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創校緣由
民國前十四年台灣實施公學校時,本校屬於南投公學校區,當時因治安不良及交通不便,學童就學極為困難,遂有熱心教育的人士發起創校運動,經選出創校委員二十人,向南投廳請願,迨至民國前八年七月八日,始准設校。
二、蓽路藍縷開創校園
當時由下庄陳德馨先生、皮仔寮庄陳德音先生以南投廳武東堡下庄提供校地,募得日圓四百元,修建陳德馨書房權充教室,於民國前八年九月二十五日正式開學。當時入學者有七十五人,校名定為公立皮仔寮學校,地址在下村社區育樂中心處。民國五年四月一日設立頂新厝分教場,於民國十二年四月獨立,是為現今之中山國民小學;民國十八年在大坑村南田路旁新建校舍,同年三月三十一日由舊址下村遷至現址,民國三十年四月一日校名改為皮子寮國民學校。
三、日據時代殖民政策之公學校教育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推展公學校教育,是為了同化台灣人,其教學內容除了用日本語言及文字學習一般知識技能之外,也加強道德品行的培養,同時也教導對日本國家體制的了解,以培養對日本皇室的崇敬。為了省下經費,打掃用具由學生就地取材,用芒草製作掃具運用;另外有時也會要學生於重要的道路兩旁種植路樹,且加以澆灌照顧。
日本政府統治時期,將台灣人藐視為次等國民,台灣人不准當首長,事事以差別待遇對待台灣人,其間設置的「尋常小學校」僅讓日本小孩就讀,台灣人不准入學。另「皇民化制度」,強迫台灣出身的教員改名換姓為日式(即四字式),於心理上讓台灣人感覺恍若變成日本人,以此易於掌控。
四、枝繁葉茂成立分校
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實施祖國教育,民國四十一年九月一日設立田仔分校,(民國四十五年九月獨立為田豐國民小學),民國四十三年九月一日校名改稱為名崗國民學校,民國五十七年八月一日九年國民教育實施後,校名改稱為名崗國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