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执行落实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沪教委基〔2007〕46号)的精神,完成杨浦区初中教学工作会议布置的任务,全面提升学校课程建设的领导力,
以教师为本,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特制定本
方案。
一、课程背景
上海市辛灵中学(以下简称学校)是以初中阶段学习困难、成长困难的行为不良学生为主体教育对象的一所特殊学校。学校现有在岗在职教师20人,其中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12人;今年有教学班4个(初三3个,初二1个),在校学生65人(女生16人,男生49人),校外预控学生近300人。
㈠发展优势
1
、拥有一支适应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
学校以发展为着眼点,重视队伍建设,引进学历层次较高,领悟力、理解力较强,冲劲足、有责任心的青年教师,使教师队伍逐渐年轻化;重视以老带新的培养模式,安排有经验的老教师带教新教师,推动其个性化发展,引导中、青年教师制定三年发展目标,加快中、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
,以适应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工作的需求
。学校加强校本培训,
坚持学科大教研活动,
提高教师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能力,
推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确保学生中考合格率逐年提高。
2
、形成具有适合
学习困难、成长困难学生
的课程实施模式
教师熟悉义务教育阶段的“
双困生”
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学校教学理念,
通过教研组、备课组的研讨活动,以及同伴合作互动、专家专业引领等途径加快专业发展步伐,开展课程改革,逐步提高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能力。针对学生的特殊情况,教师们加强对基础学科教学的研究,探索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模式,以心育人,形成基础学科教学校本化研讨氛围,以“五对一”的形式促成了学校自2008年以来,学生中考合格率的逐年提升。
3
、
设计和实施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坚持素质教育
学校承担着对杨浦区内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教育、感化、矫治、转化的工作,学生收自于全区的初级中学。
在杨浦区区委、区政府及区教育局的关心和领导下,
成立了
“杨浦区青少年教育指导中心”
(见表1)。
学校以学生为本,以校本课程开发为抓手,总结历年来“双困生”教育教学的经验,初步探索了具有学校特点的素质教育措施,创建适合学生特点的素质教育实践模式,开发学校德育校本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创造条件。
学校
开展剪纸刻花、瑜伽健身、绘画素描等学生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用适合学生的教育,办学生喜欢的学校,
开展适合“双困生”特点的拓展型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带动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
凸现“中心”功能,
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使学生
学在辛灵、乐在辛灵、爱在辛灵,成在辛灵。
表1 杨浦区青少年教育指导中心简介
杨浦区青少年教育指导中心
四站
德育工作指导站
教育功能
发挥中心德育教育优势,为兄弟学校提供德育教育资源,做好预控生教育转化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家庭教育指导站
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综合理论素养和家庭教育实践指导经验,解决与青少年教育问题相关的家庭教育问题。
心理健康辅导站
通过团队活动以及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辅导、调适后,帮助成长困难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等问题,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好基础性工作。
学科教学指导站
以人为本,以特殊群体为本,依托区教研室的定期指导,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课程执行力,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二地
杨浦区未成年人
社会观护基地
依托杨浦区检察院未检科及社区教育力量,坚持服务青少年的宗旨,探讨杨浦区青少年教育的新模式、新思路。
杨浦区“青苹果课堂”
帮助更多在校学生认清毒品危害,提高禁毒意识和自觉抵制毒品侵袭的能力,协助他们健康成长。
一点
上海市心理援助点
协助学校做好学生及其家长心理辅导工作,把心理关护的实质渗透进家庭,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促成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
㈡制约因素
1
、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有待提高
由于历史原因,学校在全区、全市中有影响力的教师凤毛麟角;大多数教师还处于苦干阶段,校本教研意识和能力以及主动参与教育教学科研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2
、课程资源有待更加合理使用
有利于学校课程发展的课程资源尚未得到合理利用,
德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及各级德育目标的落实需要具体步骤。应
发挥学校评价的激励、导向和调节功能,在引进外援的同时挖掘学校教师本身的教育资源,
设置
切合学校发展、适应学生需求的
课程
,以调动教学的积极性。用适合学生的教育,办学生喜欢的学校。
3
、
学校课程领导力有待完善提高
学校领导集体应具有科学管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办学思想,健全完善适宜的教育教学考核管理机制,具备适应教师发展的培养骨干教师的举措,提升骨干教师在学校里的示范与辐射作用;拟定适合学校发展的研究课题,增强
教师
以科研引领教学的意识,
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
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
二、课程目标
育人教书,稳定发展。用适宜学生的内容,设学生乐学的课程。
教师为本,促进发展。以专业发展为目标,促教师提升有成就。
学生为本,终身发展。树学生学习的自信,享成功获得的快乐。
㈠
学校发展目标:
进一步拓展学校办学功能,发挥“中心”下设的四个指导站、二个基地和一个援助点的作用,发挥工读学校的教育优势,开发拓展型课程校本教材(根据现有师资力量及实际操作实践,三年内逐年将拓展型课程的讲义、讲稿整理、编辑成校本教材:《剪纸》、《心理导航》、《辛灵体操》、《辛灵德育丛书》等,(详见第7页表3中)成果评价指标Ⅱ的具体内容),将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以无声的育人氛围、育人环境加强对成长困难学生的有效教育,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杨浦平安和谐社区建设,为创建知识杨浦,为杨浦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做贡献。
㈡教师发展目标:引导教师
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争取三年内有50~60%的教师具备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资质)。培养骨干教师队伍,带动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1
、自主规划(2010.9~2011.8)——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确定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特殊学校的学生需要教师拥有特殊的本领。教师应关注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碰撞,学校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教育特长,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拥有心理辅导、矫治的专业资质。
2
、学习培训(2011.9~2012.8)——加强教师的职业修养和专业意识,提高教师管理艺术。学校拟挑选部分教师参加
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运用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方法、技巧解决由于家庭教育问题带来的学生教育问题,
把心理关护的实质渗透进家庭,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
、实践反思(2012.9~2013.6)——教师应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求突破与创新,能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及科研能力。能根据学校的课题要求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个案等,以总结具有学校特色的“双困生”的教育教学的策略、方法,为实现有效教育提供借鉴。
㈢
学生发展目标:坚持“学生为本”,育人为主,矫治为辅,为学生终身发展创造条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和谐发展的、身心健康的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三、课程计划
㈠
建设目标
1
、科学发展,加强教学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指导站的功能,以教学课堂为主阵地,寻求教研员的支持,坚持大教研活动,以规范教学行为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学习。
2
、德育为先,注重习惯养成。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习规律,面向全体学生,
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以
高品质的信心教育、养成教育和感恩教育等,丰富校本德育内容,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凸现学校德育特色。
3
、依托拓展,激发认知兴趣。聘请上海市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人郑树林老师等
推进学校拓展型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让非物质文化进入校园。利用学校的设施设备开设剪纸刻花、形体健美、电子阅览、心理导航等课程,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4
、强化基础,培养学习能力。以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加强基础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智力,
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总结经验,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5
、教师为本,提升专业能力。以《辛灵中学情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课题为抓手,参与工读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研修,提升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㈡分年段目标
1
、2010.9~2011.8:健全教育教学常规制度,规范教学行为,开展大教研活动,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及学习规律,注重学生习惯养成,制定学校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的标准。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构建符合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重视校本德育资源的开发,开设拓展型课程,让非物质文化进入校园。
2
、2011.9~2012.8:在上一年的基础上,以科研课题为抓手,深入挖掘校本德育素材,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修,为学校设置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加强专业培训,充实师资力量。
3
、2012.9~2013.6:教师不断总结经验,主动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升能力水平,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凸现学校德育特色,形成校本德育系列丛书。
㈢课程设置
以拓展型课程带动基础文化课的提升为指导,以符合“双困生”教育规律为前提,丰富学校课程资源。
表2 上海市辛灵中学课程计划
年级
课程安排
八年级
(初二)
九年级
(初三)
说明
基础型课程
思想政治
2
2
语文
4
4+1
详见“课程计划说明”
数学
4
4+1
详见“课程计划说明”
英语
4
4+1
详见“课程计划说明”
物理
2
2+1
详见“课程计划说明”
化学
2+1
详见“课程计划说明”
生命科学
1
1
社会
2
历史
2
地理
劳技
2
音乐
美术
2
2
体育与保健
3
3
信息科技
2
周课时数
28
26+5
拓展型课程
学科类
写作指导
1
1
国家基础课程的校本化拓展,是对基础课程的补充
英语听说
1
1
理化实验
2
心理导航
1
1
校本德育
弟子规
(1)
(1)
每节课15分钟,主要利用午会课时间,凸现学校德育特色
内务整理
(1)
(1)
文明礼仪
(1)
(1)
学习习惯
(1)
(1)
活动类
剪纸刻花
1
1
利用4:20以后时间,每节课40分钟。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开设学生喜欢的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绘画素描
1
1
形体健美
1
1
电子阅览
1
1
影视欣赏
1
1
专题教育及班团队活动
1
1
包括法制教育、卫生保健等
社会实践
每学年安排2周
周课时数
9.5
11.5
探究型课程
2
2
结合低碳环保等社会话题
午会
每天15分钟
以校本德育为主
广播操、眼保健操
每天40分钟
周活动总量
37.5
37.5
每课时按40分钟计
课程计划说明:
按照市教委课程计划及学校教师的有效资源设置基础型课程。由于学校在校生以初二、初三学生为主要对象,学生要参加统一的学业考试(中考),鉴于学生学习基础较弱,涉及中考的几门课程于初三第二学期作微调,在允许的范围内各增加一节课。基础课程的教材沿用统编教材,以有效教学为目标,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度降低要求,以基础教学为主要教学内容,形成国家基础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方案,发展出基础课程校本化练习题库。
拓展型课程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行为习惯、健全健康人格为目标,在选用区本教材的基础上编撰心理健康校本教材,根据学校德育的特点,整合起“中心”四站二基地一援助点的有效教育资源,确定教学目标,筛选教学内容,修订课程评价标准,拟编写有质量的校本德育教材,丰富我校校本教材的资源。探究型课程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激发学生探究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的兴趣,在老师指导下,开展合作探究,完成相关作品。
四、行动方案
以“借助外力,发挥‘中心’功能,
挖掘内源,发挥教师潜力
”为策略
,
以“育人教书”为纲领,
引导
全体教职工坚定一个信念,关注二个主题,发扬三种精神,转变四个观念,进一步加强对杨浦区成长困难学生的有效教育,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表3 辛灵中学加强课程建设行动方案
时间
主要目标
主要举措
成果评价指标
Ⅰ
Ⅱ
2010
年9月
∫
2011
年8月
1、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思想,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
2、健全教育教学常规制度,将教育教学行为纳入科学规范的轨道。
3. 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构建符合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
4、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教学拥有活力。
5、让非物质文化进校园。
1、学习文件精神,结合辛灵中学教育教学实际,讨论研制方案。
2、引进“同课异构”理念,在学校中层以上开展听课、评课交流。
3、根据学校教师资源开设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
4、引进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关护活动。
5、开设剪纸刻花课程
1、各教研组根据学校的实施方案制定落实措施。
2、拥有校本德育方案。德育考核学分制。
3、制定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方案。
1、开展备课组、教研组培训、活动,开展大教研活动,定期进行教学质量测评。(有记录)
2、制定出“辛灵中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标准”。
3、区级课题《辛灵中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结题。
4、编辑完成《剪纸》校本教材。
5、心理关护活动小结。
6、创建学校育人环境。
2011
年9月
∫
2012
年8月
1、以《辛灵中学情感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课题为抓手,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2、加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工作思路,树立课堂教学的质量观,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3、总结重点拓展课程的初步经验,形成部分教材。
4、维护学生的健康心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完善学校课程评价手段和方法,对学生学业和教师课堂教学实施发展性评价;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讨,制定课题计划。
2、规范课堂教学,搭建教学展示平台,举行各学科课堂教学比赛。
3、拓宽志愿者的教育资源,开展系列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
4、鼓励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为申报心理辅导实验校奠定基础。
5、制定家庭教育指导方案。
1、教师申报科研课题,拥有独立的研究课题。
2、教导处带领教师学习新课标和课改理念,制定各学科分级评价考核量化指标。
2、开展学科大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
3、引进专职心理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4、建立学生跟踪管理方案。
5、选派教师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
1、根据基础课程实施目标,发展基础课程校本化练习题库。
2、总结“心育”体会,编辑辛灵中学“以心育生,以情育人”的经验专辑。
3、组建学生心理社团,重视个案辅导,定期开展心理团队活动。
4、编辑完成《心理导航》校本教材。
5、落实成长困难学生跟踪教育管理(档案一人一袋)。
6、部分教师拥有心理辅导、家庭教育指导专业证书。
2012
年9月
∫
2013
年6月
1、贯彻以科研为引领的办学思想,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以“育人教书”为纲领,增强全校教职工全员德育意识。
3、完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更新教育理念。
4、 争创文明单位、办学先进学校。
1、完善课题研究计划,深化有效教学的理性思考,加强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论指导,促进有效教育教学反思。
2、继续发扬学校结对助学的传统,将校内外教育相结合的优势发挥到至高点。
3、加强对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如听课、评课、作业检查等),组织全校教师开展听课、评课交流,
4、继承和发扬学校优良传统,精心设计和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1、教师具备基本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形成校教、研、训一体化的校本研修机制。
2、确定课程新目标,制定发展规划,健全课题组计划。继续大教研活动,充分发挥“中心”指导功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3、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组织各类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
4、形成骨干教师队伍,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1、完善课程体系,完成《辛灵德育丛书》、《辛灵体操》等校本教材的编撰、修改。
2、总结课题成果。组织教研组总结各学科课题研究,形成研究报告,汇编相关资料。
3、组织课题结题汇报,反思存在问题。
4、分析学校课堂实际,形成新一轮校本研修行动方案。拟定、确立新的主题。
5、申报心理辅导实验校。
6、“双师型”教师持证率达50%
7、“中心”下设各指导站与基地拥有较完整的教育教学活动方案(可供选择的教育科目)。
五、课程管理
㈠保障机制
1
、组织保障:成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领导小组。
2
、制度保障:建立
规范、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相关的考核、奖惩制度,推门听课与预约听课相结合,
提升教学管理者队伍的能力素质;在学校财力允许的范围内,提供经济支持,鼓励教师继续深造,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和分管校长的领导力,
深化校本教材的挖掘,提升有效教育教学,彰显课程领导力。
3
、师资队伍保障:形成合理规范的评价体系,加强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发展。教师在参加常规专业教育教学进修培训之外,根据学校发展需要,依据学校拓展课程的设置,有针对性地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有选择地开展专项培训,提高多元化能力;学校为教师创造培训条件,联系有资质的社会力量为教师达成“双师型”目标,开设专业培训。对无法胜任教育教学岗位的教师,予以选择性转岗培训。
㈡管理机制
1
、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形成校教、研、训一体化的校本研修机制
⑴开展课题研究,结合课堂有效性教学的主题,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申报区级或市级课题,开展课题研究,加强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论指导,引导全体教师进行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理性思考,总结情感教育的实践经验,撰写课堂有效教学、情感教育互动的个案。
⑵制定课堂有效教学的标准。
加强学科内部纵向管理和学科之间整合的横向管理,
建立定期教学质量测评制度。以“辛灵中学有效教学96字标准”和“辛灵中学有效学习96字标准”为依据,狠抓教学常规,注重课后辅导。
同时建立以学科大组管理为线索有机结合的管理体系,形成管理特色。
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一个都不放弃的理念,把教学管理的着眼点从注重教师“教”的管理,转到重视学生“学”的管理,让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培养创新精神,体现实践能力;为教师创造性实施新课程提供条件和保障,充分体现“规范”和“自主”的统一。
2
、健全育人管理机制,形成育人教书的良好氛围
挖掘校本德育课程资源,注重育人环节的循序渐进,以学校六大文化形成校园整体育人环境,尝试用学分体现学生成长轨迹,确保学校有效德育的推进,使信心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的有序开展,提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3
、管理模式的创新,促进有效教育教学研究氛围的形成、研究制度的形成、研究共同体的形成,达到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全面提高。